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ID:44253078

大小:30.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及护理对策_第1页
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及护理对策_第2页
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及护理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及护理对策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呈广泛流行,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焦虑症发病率约为2.0%〜4.7%,多见于20〜40岁人群,严重影响中青年精神健康。传统的以药物为主的策略治疗焦虑症控制焦虑精神症状效果较好,但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是增进疗效、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1]。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心理危机或挫折与适应条件时非意识采取的心理性策略,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较强的防御机制有助于控制疾病、预防复发。本次研究试分析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并分析两

2、者相关性,总结护理对策。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5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7分;②年龄>18;③未合并其它严重可致躯体症状的疾病,如颈椎病。共纳入患者120例,纳入病例组,其中男47例、女73例,年龄18〜65岁.平均(45・2±8・1)岁。环境危险因素:工作压力大51例、应激事件较多30例、静坐少动41例。据年龄(±1)>性别、环境危险因素一对选择同期门诊接待体检者12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环境危险因素差异无统

3、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所有对象均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量表测评,人格量表(SSP)测评[2]。1.3统计学处理以WPSxls数据表录入数据,转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osn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问卷结果病例组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病例组应激敏感性、缺乏自信、冲动性、兴奋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PV0.05)。见表2。2.2相关性分析病例组SSP、DSQ量表相关性分析显示,应激敏感性、缺乏自信、怨恨、冲动性、兴奋性、不信任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社交愿望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负相关,应激敏感性、冷漠、兴奋性、不信任与成熟防御机制呈负相关,冲动性、不信任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正相关。3讨论由研究可知,焦虑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均低于正常人群,性格特征中应激敏感性、缺乏自信、冲动性、兴奋性均高于正常人,两者存在相关性,提示偏激的性格特征导致防御机制不健全,在遇到应激事件后,患者便可能出现焦虑症状

5、。故,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需努力纠正患者过于敏感、缺乏自信、易冲动兴奋的偏激性格,以帮助建立防御机制,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调节能力。参考文献[1]陆峥,陈发展•焦虑性失眠的药物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11,32(4):205-20&[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3-13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