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ID:44253200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摘耍:该文基于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省道210公路试验路的铺筑,介绍了ATB-25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等几个方面的控制措施。关键词:沥青稳定碎石;ATB;基层;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43-01沥青碎石基层,具有很强的柔性和变形能力。作为应力消散层,可以冇效地减少路面结构屮的应力集屮现象,延缓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可以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粘结牢固,并且由于其模量接近,路面结构受力更均匀。为进一步探讨柔性基层的路用性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2、,同时也为很多高等级路面结构选择新的空间,河南省东方路韵有限公司在建设省道210段开展了柔性基层的试验研究。一、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选择所用集料为河南南阳镇平石料场石灰岩,沥青为韩国双龙70号道路石油沥青。依据设计要求分别进行了集料和沥青的技术指标试验,所选集料与沥青均满足规范要求。(-)级配选择依据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在选择集料结构时,根据集料的筛分结果首先初选出粗、屮、细三个级配,根据初始油石比分别制作大马歇尔试件,得出试件的体积指标,根据体积指标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2-2为三种矿料的合成级配。(三)油石比的确定

3、按选择的矿料设计级配,采用五种油石比分别进行大马歇尔击实及稳定度试验,结果见表2-3。由于密度没有出现峰值,所以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油石比作为0AC1,取目标空隙率为5.0%时对应的油石比3.76%为0AC1。由各项指标与油石比的关系可得符合各指标要求的油石比范围为3.37%〜4.30%,其中值为3.84%,即为0AC2,0AC1与0AC2的平均值为3.80%,最终取设计油石比为3.80%。二、试验路铺筑(-)拌和沥青稳定碎石中粗集料的含量多,要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做好保温措施。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

4、拌和温度应比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高5〜10°C左右。同时要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运输沥青稳定碎石的运输,应特别注意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集料离析,装料过程应严格按照“前、后、中”的方式进行,分为几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铀机前方应至少冇三辆运料车等候卸料,不得出现停机等料现象。(三)摊铺与碾压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摊铺宽度,按2~4m/min进行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调整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

5、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的料置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的档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三、现场试验由于工地试验条件限制,考虑到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现场施工控制采用了小马歇尔方法进行试件成型,得出室内标准密度为2.531g/cm3o与大马歇尔成型方法相比,试件密度略低,但两种方法的压实效果基本一致。试验路铺筑完毕后,对试验路进行了观察,铺面没有出现石料被振碎的现象。进行了压实度的检测。四、结束语沥青稳定碎石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相比,两者在级配

6、组成、油石比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沥青稳定碎石的最大铺筑厚度一般要大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止是由于这些不同,使得两者在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上存在较大的差界。作者单位:李媛媛河南省商丘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贺保亮河南省东方路韵冇限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