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

ID:44253344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_第1页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_第2页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_第3页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_第4页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李鸿章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改革措施及其评价内容摘要: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处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李鸿章洋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主体思想创办的洋务运动,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措施——编练新式海军、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受主客观因索的影响,洋务运动虽然有局限性,但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掀开了重要的一页。关键字:李鸿章;洋务运动;军事改革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别名省心、中堂,字渐甫,号少荃,晚年口号仪叟,谥号文忠,安徽合肥县人[1]。晚晴名臣,洋务运动时期的主要人物,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

2、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煩赫一时。李鸿章初入社会及入朝为时,正值清壬朝面临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西方殖名主义者侵略大陆地区、屮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从独立自主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演化的过渡时代,李鸿章适逢其时,成为这一时期新旧时代交替的过渡性人物。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出身的熏陶、加上良师的督导,李鸿章在政治、经济、义理方面都有较深的理解,正当李鸿章踌躇满志准备在传统的官场走下去的时候,一场突发的社会动荡使得他以儒生而充军旅一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成为李鸿章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可以说从此,李鸿章的一生参与了晚清儿乎一切重大事务,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举办

3、洋务运动、参与晚清外交事务等等。而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他的代表者和领导者李鸿章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洋务,原來叫夷务,本來是指清政府与外国打交道的一切事物。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变为以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心的包括外交、贸易的一些事务,统称为“洋务”[2K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Z势对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进行了打击,1856年英法联军又武力入侵,清政府企图对太平军与外国侵略者同时进行武力镇压,但实践证明,此时的清政府力量有限。所以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两害相权取其轻”[3]的策略,即企图拉拢外国侵略者,适当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达到不被太平军

4、所用,集中力量镇压太平犬国运动的目的。此后,清政府一一直处在内外两重压力下,开始逐渐思考以〃师夷长技〃来应对这一压力,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太平天国起义的剧烈冲击,一些清朝官员,如李鸿章、左宗棠、奕诉、曾国藩等,开始认识到传统的措施已经不能够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于是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兴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为中心的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时期采取军事改革措施的的背景(一)、国内情况: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再加上自然灾害严重,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

5、亡的境地。而此时的外国资木主义的入侵也给屮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外国工业詁大量倾销,使屮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不堪忍受重负的劳动人民纷纷起來反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面对国内阶级才盾的激化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清政府中首先觉醒的进步人士在和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逐渐认识到西方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利用从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利益,而另一些顽固守旧派盲目的仇视一切外洋事务,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护清朝的统治。清政府的统治者认为在内忧外患交加的形势下,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来维护统治

6、,所以统治者采取了支持引进洋务的策略。(二)国际情况: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欧洲经济持续高涨,资木主义采取一致的侵华策略,进-步打开中国市场,导致了中国封建经济进-步解体,此时洋务派在清政府中占主导地位,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列强企图用外交诈骗代替武力侵略,但太平天国坚持独立、自主、平等的外交策略,列强的愿槊并未得逞。外国侵略者以其强大的武力侵略惊醒了清朝“天朝上国”的美梦,使统治者意识到屮西在军事技术上的差距,如林则徐所说“彼Z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及彼,彼炮先以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展转移吋再放一炮,是技不

7、熟也[4]充分说明了觉醒的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中西差距了。二、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所采取的军事改革措施(一)编练新式海军1111840年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已经意识到中西海军的茅距了,他们认为屮国要与西方列强抗衡,则以创建新式海军为当务Z急,及至英法联军与1857年侵华到1860年,新海军的产生更加迫切,李鸿章、文祥、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运动的领袖无不有此共识。尤其是李鸿章,位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扼守京津门户,专司北洋海防,对于创建一支现代化的新海军更是责无旁贷。于是李鸿章在1875年到1888年十余年的时间内,将西方先进的海军、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