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保山方言研究综述

李润-保山方言研究综述

ID:44253783

大小:36.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李润-保山方言研究综述_第1页
李润-保山方言研究综述_第2页
李润-保山方言研究综述_第3页
李润-保山方言研究综述_第4页
李润-保山方言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润-保山方言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方言研究综述姓名:李润班级:汉语言文学08级2班学号:2008051252【内容提要】:方言研究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和人口的结构较为复杂,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区域方言。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汉语方言,并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保山方言的研究虽然未成体系,但是从一些民俗研究资料及民间文学资料中还是能够窥探出一定的轮廓来。保山方言是云南方言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它们必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由于地域、人口的构成差别,保山方言也就具有了它的独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交流的频繁,方言在

2、外来语的冲击下,在原有的语言单位及表达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所有语言都通过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逐渐的,而语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音位、构词、句法、词汇和语法的意义成分上。具体体现在音的变化、词汇变化、新词的增减、词的遗失、词义的变化等方面。【关键词】:语言方言研究保山方言特点变化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而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

3、体。一些语言学者认为,所谓“方言”和“语言”的区别基本上是任意的,遭到其他很多语言学者反对,并提出种种不同的判断标准,这些不同的判准却常常会产生不一致的结论。一般来说,所有的方言实际上都可以被称作或视作语言。在实际操作中,个别语言之所以称为“方言”,通常是由于以下的原因:缺少适当的书面语,语言未达到准确描述的程度;语言使用者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这些语言受到歧视;同一民族(或国家)拥有多个语言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外來交流的频繁,方言在外来语的冲击下,在原有的语言单位及表达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其所有语言都通过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逐渐的,而

4、语言的变化主耍体现在音位、构词、句法、词汇和语法的意义成分上。具体体现在音的变化、词汇变化、新词的增减、词的遗失、词义的变化等方面。当然,方言的存在有着不能忽视的意义:1•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2.人们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历史文化,如保护国粹京剧,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等。3.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废弃方言,抛弃民族的艺术。4•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地广物博,幅员辽阔。而尊重个民族及地方人民则是保证祖国统一的必要条件,尊重人民,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文化。5•普通话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普

5、及固然重要,而方言作为文化艺术,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也应被保护,二者并不矛盾。6•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例如东北方言,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下面就从前人的研究中来具体了解一些保山方言的特色:一、引起语言产生变化的因素方言通常被认为是不同于标准语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一方水土一方人”等都说明了方言由来已久,且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在汉语言发展史上,不仅有一种方言的语音对另

6、一种方言进行层次性覆盖,在语法上,同样也有层次覆盖现象。来自于共同语的影响,也有克里奥语言,外来语的影响,使方言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保山方言在这些语言的强大辐射下,某些语音形式在近代渐渐因普通话覆盖而改变,从而形成保山方言发展中过去和现在两个层面。二、保山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保山方言属北方语系,市于同少数民族的杂居,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保山方言在发音及表达上具有不同特点:1•音调特别。普通话中有四个音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保山方言中只有三个声调,即阴平、上声、去声。由于这些特征使保山学生在普通话测试中常把上声读为去声。2.在保山方言中,由

7、于鼻音不明显韵母中往往难以区分前后鼻音和“u”“iu”。在普通话中具体体现为:常把“六”说成“禄”。故方言中常有“六六(通“禄禄”)有福”的说法。3.声母中较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s”“sh”不分。常将“事”读为“四”,将“死”说成“使”。4•副词的表达较为独特的一个特点是将“不”放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类似的表达方式有“花不拉沓”(太花了)、“黑不溜秋”(太黑T)等。三、保山方言过去的特点1•叠词丰富。(1)名词类叠词。保山话里儿话音的重叠,而普通话里却不行。因此,儿话音的重叠是保山话的特征。如:板儿板儿、片儿片儿;(2)动词类叠词。在保山方言中具有较丰富

8、的动词重叠。如:接接人(接人)、打打水(捉水);(3)程度副词叠词。在保山方言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