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应急救援

浅谈电梯应急救援

ID:44255948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浅谈电梯应急救援_第1页
浅谈电梯应急救援_第2页
浅谈电梯应急救援_第3页
浅谈电梯应急救援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梯应急救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电梯应急救援电梯是载人的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我们首先耍关注的问题。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停电、故障、火灾、事故等因素导致电梯出现的紧急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在电梯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使乘客得到及时解救是进一步做好电梯安全工作的又一重大课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梯的紧急救援方式已从传统的“自救”方式发展到现在最常用的“他救”方式,并继续向“自动救护”、“远程救护”及“社会专门救护”等方向发展。简述如下:一、电梯的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电梯的应急救援包括冇效的宣传、醒目的报警方式提示、冇效应答和及时救护等诸多方面内容;(1)电梯的宣传工作是提高乘客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方面,目前了解电梯基

2、本知识和应急救援的人员不多,乘客遇到紧急情况就惊慌失措,或者不按应急救援方式仓促逃生,酿成事故。所以要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第一步就需做好宣传工作。H前此项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2)醒目的报警方式提示。主要是指在电梯轿厢里应冇紧急报警冇关说明,当乘客被困电梯时,能在第一时间方便快捷地向外发出求救信号;(3)有效应答是指乘客发出的求救信号能被值班岗位有效接收。(4)及时救护是指接到求救信号后,专业人员能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并按紧急操作说明与要求尽快将乘客解困。二、电梯的应急救援方式及其发展(1)传统的“自救”方式:即利用轿门和电梯轿厢安全窗进行的自救。这是i些老电梯的救援方式。鉴于当时的规

3、定耍求,电梯轿厢里乂普遍无紧急救护的操作说明,导致人员逃生方法不当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2)现在常见的“他救”方式: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紧急救护方式,也是目前电梯最常见的救护方式。就是通过被困乘客发出求救信号,由专业传护人员进行救护,轿厢应始终有足够的照明。(2)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接报电梯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①值班人员发现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本单位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②值班人员应用电梯配置的通讯对讲系统或莫他可行方式,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怵I乘客应注意的事项并了解轿厢内被困状况。③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专业人员如自行救助有困难,应等待

4、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并告知被困人员保持镇定。④现场紧急救援的实施首先要确定电梯的位置,其次要迅速确定现场救援的方式即手动紧急操作还是电动紧急运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带减速器的主机以及盘车手轮带冇减速齿轮时可采用手动盘车,反之应采用紧急电动运行进行救援。如果在可以采用手动盘车的场合,乂增加了紧急电动运行控制也是允许的,但在具体进行救护时一次只能采用一种操作方式。三、自动进行的应急救援方式这是一种“先放人,再检修”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应急救援方式,一些高档电梯有此功能。国家标准冃前对此尚无规定。①故障自平层:当电梯出现故障时,电梯可自动检测出故障并就近停梯放人。②断电口平层:在电梯突然

5、断电时,依靠备用电源使电梯在就近楼层放人。此类电梯关键要解决所用蓄电池质量、寿命和价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四、远程救援的应急救援方式这是更先进的一种救援方式,电梯生产厂家(或其维保中心)可通过监视系统对其电梯实施动态监控,出现故障时,监视人员可首先通过语音系统或字幕向被困在轿厢里的人员进行安抚,然后可远程操作电梯就近放人。H前这种最先进的救援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发。五、社会救援方式这是一种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方式,即由地方政府在市、县范围内成立统一的电梯应急救援中心一电梯的“110”。建立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这样应急救援的效率会更高。六、消防状态下的应急救援目前电梯设冇一

6、级消防和二级消防功能。一级消防功能主要是指返基站功能;二级消防指消防员专用电梯,发生火灾时,先紧急迫降至基站,Z后消防员还要进入到目的楼层救人。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打碎消防功能开关玻璃罩,拨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电梯进入消防状态。対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当立即将电梯直接行驶到基站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后,将电梯置于停止状态,用手关闭轿厢厅门、轿门切断电梯总电源。七、结束语总之、电梯的应急救援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也是电梯安全丁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的应急救援有其口身的规律,根据设备的功能制定可行的应急方案极为重要,每

7、年进行至少一次救护演练必不可少,应急救援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电梯应急救援工作述大冇文章可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