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执行监督权

浅谈执行监督权

ID:44257015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浅谈执行监督权_第1页
浅谈执行监督权_第2页
浅谈执行监督权_第3页
浅谈执行监督权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执行监督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执行监督权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最后一个关键坏节。依法做好执行工作,确保生效裁判和其他法律文书的履行,不仅能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人局,关系到人民法院能否全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关系到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法律的尊严,更是人民法院能否实践“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大问题。为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法定执行期限内执结每一起案件,执行干警积极进取,忘我工作。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來的申请执行标的不断加大,而执行工作的执行裁决权与实施权却至今没有分离。所以,集屮在执行干警手屮

2、的权利亦逐渐增大。但是,任何权利失去了制约都会导致不公或滋生腐败,执行权也不例外。我们耍实现廉洁自律和司法公正,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提高执行干警的业务水平和法律良知,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督,防微杜渐。下面笔者就执行工作监督,谈一些个人浅见:一、原执行体制下的执行监督绝大部分执行案件实行的是执行独任制。执行干警就如同“承包到户”的农民一样,各干各的“承包出”,彼此不相沟通和往來,至于每起执行案件是如何执结的,采取了那些方法和措施,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现象,则绝少被问及和了解;执行员在执行过程屮主观随意性人,什么吋间送达、取证,执行的快

3、、慢,是否采取强制措施,采取何种强制措施均由自己决定。甚至出现案件到办案人手后已两年,却没有送达执行通知书的现彖,以致错过执行良机,造成当事人上访;个別执行员在形式上虽按执行程序操作,实质上却不做耐心细致的法制宣传,教育疏导,也不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当事人实际支出费没少花,却没有一点执行效果,引起当事人的强烈不满;更有甚者,借手屮所集屮的权力,勒卡当事人,从而败坏了人民法院的声誉,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形象。以上种种表现,究其原因,主耍是rti于执行工作的职权划分不清晰、运作机制不科学,执行权过于集屮,又缺乏行Z有效的监督制约造成的

4、。二、建立科学的执行监督体系对于执行批准权、裁决权、实施权,现已初有定论,笔者亦不再谈及。下面只对执行监督权谈几点个人看法:首先是执行监督权rti谁来行使的问题。口前在执行局内部的意见是,执行监督权由局长和主管院长来行使,或者在执行局内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行使监督权。笔者不同意上述观点,理由有二其一,执行局长和主管院长各有口己的业务要办,分身乏术。缺少时间管理只能造成穿新鞋走老路的窘况;其二,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实在是难以为之,苍口无力的监督只能是多了一个空架子。特别是现在,人民法院内部人员有限,执行力量已严重不足,如还要在执行

5、局内分人专管监督,岂不有对执行工作掣肘之嫌?笔者认为,监督执法公正和人员廉洁自律,是人民法院监察室和审判监督庭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相对于社会监督、检察监督和人大监督等外部监督体系而言,人民法院内部的监察和监督,因其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无疑是最有力、最直接的监督手段,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措施。同时,目前的监察室和审判监督庭,长期处于“无米下炊”的境地。更应发挥其应rti的职能作用,为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改革发展贡献力量。并且,在《民诉法》、《行诉法》、《刑诉法》小,并未作出禁止审判监督庭不能监督执行案件的规定。所以,在

6、不增加任何人员的前提下,应由监察室和审判监督庭來行使执行监督权较为妥当。其次是如何行使执行监督权的问题。笔者认为,执行监督权的行使主耍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对执行案件的监督和对执行员的监督。对执行案件的监督可由审判监督庭进行,对执行员的监督由监察室來完成。审判监督庭因为已经建立了对民商事、刑事、行政案件的监督制约机制,所以只要将执行工作纳入到现已成形的监督机制中即可。做法主要是将监督活动贯穿于执行工作的全过程,即全程监督。具体包括:审查立案条件,监督执行批准权、裁判权、实施权的行使,随同个案执行,执行期限催告,审查月结案件的卷宗

7、,接受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对执行工作的申诉,参加案外人异议的听证等等。这些工作对于审判监督庭来说,驾轻就熟,毫不费力;另外,因为只有在案件执行过程屮出现了违法、违纪问题,才能对执行员进行审查。所以,对于执行员的监督,监察室可与审判监督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最高人民法院已先后颁布实施了《人民法院奖惩办法》、《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法院干部“八不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监察室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即可。具体包括:戒勉谈话

8、,立案审查,处分听证等等。三、执行监督权的落实问题。再多的规定、再好的想法,不去认真落实和完善是不会发挥任何作用的。在目丽没有任何法规可以遵循的前提下,要使执行监督权得以落实,并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首先必须得到人民法院领导班子的重视和认可。在此基础之上,应根据各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