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文化研究论文】

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文化研究论文】

ID:44257768

大小:62.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0

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文化研究论文】_第1页
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文化研究论文】_第2页
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文化研究论文】_第3页
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文化研究论文】_第4页
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文化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文化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硏究论文•日本的中国戏曲硏究史【内容提耍】日本的中国戏曲硏究史既不同于中国学者对本国戏曲史的硏究,也不同于日本对西洋各国文学的硏究。自大正初开始,盐谷温等以“汉文训读”展开了对中国戏曲的硏究;这种传统二战前被京都学派所突破,吉川幸次郎等人依据语言史的观点,建立了一种共时硏究的新格局;而战后以田仲一成为代表的戏曲硏究则从各种版本所反映的各个时代的观众是如何“接受”戏曲的角度来观察酿山了种种戏剧活动的社会生态,从而建立了戏剧史硏究的新框架。【关键词】日本/近代/中国戏曲史硏究今天我要讲的“在日本的硏究史”,也就是在大学里硏究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

2、呢?中国古代戏曲对日本近代化以来戏剧上演的历史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戏剧的近代化过程是通过对西方戏剧的引进完成的,在日本,有很多西欧近代戏剧上演,给日本的戏曲演出以影响,而中国古代戏曲基本上是在大学内作为学问被硏究的。关于“在日本的中国戏曲硏究史”这个题目,我无意中在最近中国刊行的戏曲硏究文集中,看到了井上泰山的《〈西厢记〉硏究在日本》的论文。(注:井上泰山此文被收入寒声、贺新辉、范彪编:《西厢记新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西厢记》的硏究,在日本的戏曲硏究历史中,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题日。由于许多硏究者都对这个题目发生兴趣

3、,所以我想,如果读一下这篇文章'大槪就能了解日本的戏曲硏究历史的槪要。井上在文中作了一个表,记下了《西厢记》硏究以外的许多相关的重要事项,那么这个表就成了戏曲硏究史的年表,配合着这篇文章,在我以后的演讲中如果出现口本的硏究者的人名、日本出版的硏究书籍和翻译的书名,都请到这个表屮去查找。我考虑,把硏究史分为三个阶段,对代表各个阶段的几个学者或者硏究情况稍作说明。这三个阶段是:大正(1912〜1925)初开始对元曲进行正式硏究的盐谷温;构成战前元曲硏究顶峰的京都学派,和战后在中国戏曲的社会学硏究中居于领先地位的田仲一成。盐谷温(1878-1962)

4、出生于学术世家。曾祖父曾是医生,可是后来成为硏究汉学的汉学者(在日本,关于中国的学问被叫做“汉学”),他与儿子盐谷世弘(号宕阴)在江户时代的末期一起侍奉于一个地方领主,滨松侯小野家。之后,作为汉学硏究家第二代的盐谷世弘的弟弟盐谷诚(号赞山)和他的儿子盐谷时敏(号青山)是为后继。盐谷时敏在第一高等学校作了三十年教授,他的儿子就是盐谷温蛊谷温号节山是盐谷家的第四代汉学硏究者他生于明治11年(1878),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大汉文科和大学院学习,明治38年(1905)成为学习院的讲师,次年即明治39年(1906)成为东大中国文学科(当时叫做“支

5、那”文学科)副教授。从这年秋天开始的四年中他先后留学于徳意志和中国(清),人正元年(1912)I口I到日本。由于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过程屮,学术界的近代化也是以欧洲为模式展开的,所以,他虽然继承硏究汉学的家学,却到德意志留学,这是由于当时学校制度的缘故。他和其他一般的学生一样,在中学(5年)学习英语'高等学校(3年)学习德语'直到进入大学'然后到先进的德意志去留学。可以说:现代化的(也就是说学问的欧化的)浪潮最后终于也冲击到最有古老传统的汉学(也就是儒学)的世界。归国后的盐谷温对元明戏曲小说很有兴趣,并对这方面开始进行硏究。在“大学院”(大学硏

6、究生院)的讲课,也马上选择了《元曲选》。当时他不只是在课堂上讲授元曲,还动员硏究生作《元人杂剧百种曲》的译注。后来,在内阁文库又发现了明版的“三言二拍”,他就开始着手硏究和翻谦。他的这方面的硏究后来结集成为《支那文学槪论讲话》,这是日本最早的正式以戏曲小说为内容的中国文学史。这本书中的讲诗文的部分只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余的三分之二是对戏曲小说的解说。从这种破格的写法中,也可以看到作者那吋候致力于新的领域的意向。盐谷温在大学授课的时期,是日本在维新以后各方面都正在迈向现代化的时期。即使在文学领域,也是倾向于西化的时代。“文学”首先是指小说、戏曲(

7、注:日语的“戏曲”是“剧本”的意思,一般是指近代以来的“新剧”(相当于中国的话剧)的脚本一一文学作品而说的。),所谓“文学硏究”首先就是小说、戏曲的硏究,已成为知识分子的一般的看法。如果把这个看法用于中国文学硏究,那么中国文学中优秀的小说、戏曲就理所当然成为硏究对象,这种认识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当时的日本汉学界中,关心日本国内现代的文学运动,做翻译、写评论、也搞些创作的文学青年很多,对于戏曲小说这个中国文学中尙未开拓的领域持有兴的人也不止一两个。作《西厢记》硏究的久保得二就是其中的一个。盐谷温注日于元曲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有人推测,可能与他在

8、德国留学时,接触了戈尔呗的“中国文学史”(1902)不无关系。在日本的大学中‘盐谷温并不是讲授“元曲”的第一个人。在京都大学,狩野直喜早已经在讲授元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