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ID:44258079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_第1页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_第2页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_第3页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_第4页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足迹研究进展摘要: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指标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概念自提岀以来,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文章从国内外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综述了近年來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针対生态足迹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牛态足迹的应用研究。关键词:生态足迹;研究进展;展望一、生态足迹方法简析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简称EF),或称生态空间占用,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订liamRees等在1992年提出,并由其博士生Wackernagel完善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

2、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二、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计算方法改进1.过程分析法综合法由Wackernagel提出,后经Wackernagel>Monfreda等的改进,已趋于完善。综合法利用整合的国家级数据,通常用于国家层级的生态足迹计算,应用较为规范。但是综合法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受到统计资料的限制,影响了它对政策制定的作用。成分法最早由Simmons等提出,后经Barrett等的进一步改进后也日趋成熟。成分法以人类的衣食住行活动为出发点,通过物流分析(MFA)得到主要消费品消费量及废物牛产情况,通过牛态

3、足迹计算了解物流带来的环境压力,适用于省市、地方、企业、大学、家庭乃至个人的生态足迹核算。但由于数据收集困难,我国釆用成分法的研究至今还很少见。1.投入-产出分析法Bicknell最早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生态足迹的计算中。Ferng在Bicknell之后,将改良的算法应用于台湾能源生态足迹分析之中,建立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终端能源消费和一次能源需求之间的联系。我国学者刘建兴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中国产业经济结构和环境影响分析。赖力等综合了Bicknell和Fering算法的优缺点,分析了江苏省生态足迹。2.能值法能值的概念是由HTO

4、dum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用以分析复杂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并作为一种环境政策评估工具。ZhaoSheng等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足迹计算进行了改进,弥补了生态足迹以土地生产能力为限制的缺点,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二)大跨度时间序列研究生态足迹模型最初是计算基于某一时点的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生态足迹计算是对其静态性的一种改进与完善。Hemult研究了1926-1995年澳大利亚的生态足迹。Wackernagel讨论了澳大利亚、菲律宾以及韩国1961-1999年的生态足迹。但是生态足迹计算依旧局限在事实的基础上,缺乏针对未來的预测

5、。为克服上诉不足,诸多学者采用趋势预测法和多情景模拟分析方法对生态足迹进行趋势预测。(三)计算项目完善生态足迹分析没能把自然生态系统提供资源、吸纳废弃物的功能描述完全,忽略了地下资源和水资源的估算,也没有考虑污染的生态影响与污染生态足迹。Manfred等以澳大利亚为例,增加了C02、CH4、N2()、CF4、C2F6等温室气体因素。赖力等在计算江苏省生态足迹时加入了污染消纳地,加强了对污染、牛态破坏的衡量。(四)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改进Monfreda等提出了uglobalhectares"全球公顷的概念,采用世界平均生产力数值在计算具体国家

6、(地区)内部的生态足迹时会造成很大误差,对区域制定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决策的直接政策意义并不明确。Haberl提出“实际土地需求”概念,用实际产量代替世界平均产量或实际土地利用量代替固定的当量因子。(五)复合模型构建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偏重生态的可持续评估手段,往往难以全面地反应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张志强等在计算1999年全国各省(区市)生态足迹时,引入万元GDP的足迹。Kurt从全球碳循环系统与能量价值角度出发,构建了生态价值附加的生态系统-经济投入产出复合模型,从而弥补了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三、启示我国生态足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西北和地区级尺度的

7、研究,基于小流域或家庭、个人的生态足迹计算在我国还很少见。研究这种区域和局部的生态足迹冇利于制定局部可持续发展规划。同时,加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以及城市和乡村的生态足迹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区域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系。(二)研究领域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研究在我国并不多见,尤其是对生态足迹的预测。加强对长时间跨度的时间序列动态研究,能够对地区可持续发展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指导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制定。(三)研究方法加强评价因子的研究,同时建立生态足迹与其他社会经济指标相结合的模式,形成复合的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构更加合理。同时,有必要加强学

8、科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完善理论和方法中存在的漏洞,使牛态足迹方法更加完善,更好地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参考文献:1.WackernagelM,OnistoL,BelloP,elal.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