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林的篆书研究

王培林的篆书研究

ID:44258583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王培林的篆书研究_第1页
王培林的篆书研究_第2页
王培林的篆书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培林的篆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培林的篆书研究王培林是我的好友,当初我们两个常熟人同在省城读人学,他在南京人学哲学系,我在南师大中文系,我们儿个常熟老乡经常碰头。毕业吋,他被分配到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当教师,后来调回常熟市委党校工作。党校在虞山北麓,他住在党校内,刚好我家就住在虞山新村,仅i墙Z隔,来往方便,我俩又变成了亲密的乡邻。培林是学哲学的,在党校,因无法律专业的老师,校长找到他,他就一口应承,当起了法律老师,别人为他担心,我更为他捏一把汗,可没过多长时间,他已遨游在法律的海洋里,成了一名稍冇名气的法律专业老师。由此,他经常到省城及周边县市区去讲课,还编写教材,在法律

2、刊物上发表文章。少年吋代,培林就爱好书法。他曾访问过常熟书法名家言恭达和南师大的[!;法名家尉天池,为他们的书法作品而折服,他曾游览名山人川,欣赏那些名胜古迹中的篆书。“每遇到不识的篆字,却苦于检索”,由此突发奇想,要编一部以篆字来检索的字典。我曾劝他,你乂不是学书法专业的,编得出这部书嘛,这可是专业人士都没有破解的难题。可他就是不服输,倾十多年精力,硬是编出了一部四百多页,30多万字的《小篆通检》。这町是开了“一千多年来以楷书释篆变为以篆证楷”的先河。这一创举,填补了书法领域的空口。为用篆而不识篆字开了方便之门。为此得到了国内外书法人家的好

3、评。书法家言恭达赞他:“敢为天下先”,体现了他一种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培林跟我说,以前是凭兴趣來搞的,事实上单凭兴趣哪能行呢,一旦钻进去后才感觉到非有专业知识不可,为此他投入了好多的精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完成了《小篆通检》一书的出版。任务完成了,该歇歇了。可他耐不住寂寞,不久,又冇了新的设想、新的冃标,他要编一部《检篆释疑》,天哪!那么大的工程,凭你一人Z力,如何完成,何时完成,真冇点天方夜谭。可他凭着一股韧劲,投入这项课题研究,完成了这部一百九十多万字的巨著。我向他祝贺,可他谦逊地说:“这是玩玩的。”有这么“玩”出来的巨苦

4、吗?我愕然了,“成似容易却艰辛”。我知道,这倾注着他的心血。秋去冬来,寒夜一灯;春去夏来,汗湿衣衫,饿了,方便面一包,困了,倚椅而卧。若呆若痴,若疯若狂,沉浸在科研领域。文学理论专家敏泽说:“古人云,’有所不为而后有为S不为,即牺牲,只有牺牲掉一切于学术事业无关的事,精力专注,不为外界的各种纷扰所引诱、所因扰,心若枯井,长年累刀地廿于寂寞,坐得冷板凳,才能在学术上有所作为。”这段话正是王培林学术研究的写照。常熟教师王培林30年铸就《检篆释疑》來源:苏州日报关键字:王培林;隶变;检篆释疑;说文解字;小篆通检作者:商中尧2010-12-2610:

5、43木报讯(驻常熟首席记者商中尧)继《小篆编码方案与检索方法——小篆通检》(以下简称《小篆通检》)之后,一部凝结着常熟市委党校高级教师王培林30年心血的巨著——国内首部通过小篆查检现代汉字的工具书《检篆禅疑》昨天在常熟首发。据了解,王培林老师的这项研究填补了秦篆检索工具书的空白。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古文字专家李开教授说:“《检篆释疑》为全世界屮国古汉字研究人员带來福音!”常熟市委宣传部、常熟市社科联和常熟市委党校等昨天专门为《检篆释疑》的出版举行首发式。2001年出版的《小篆通检》是王培林老师的第一部古汉字研究专著,共30万字,他通过口己10

6、多年的研究,为中国的古汉字——小篆编码,使得古文字爱好者和使用者能够利用《小篆通检》进行篆楷对照直译。《小篆通检》的正式发行是王培林成为国内给古汉字编码第一•人。作为《小篆通检》的衍生品,《检篆释疑》全书190万字,其中收集古汉字——小篆1.2万多字。据了解,当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集的小篆也仅有9000多字。据干-培林介绍,小篆是秦代的通用文字,距今已有20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汉字经历了隶变、楷化和简化等演变过程。隶书及当今通用的楷体字在形、音、义诸方面与小篆出入颇多,如今楷体字“朦、勝、胜、肚”同月,“要、票、洒”同西等等,但

7、是,这类字译为小篆却并非如此。若依楷作篆,会贻人笑柄。以往的各种汉字工具书都难以满足读者检索篆字的需要。他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以540个篆文部首分部编排,首创了汉字的编排体系。但想依照小篆部百检索篆字,依然十分困难。奉旨校订《说文解字》的宋代文字学家徐铉就曾发出“偏旁奥秘,不可意知,寻求一字,往往终卷”的慨叹。现代人依据《说文解字》检索篆字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后来出版的《康熙字典》、《说文人字典》、《四体大字典》、《屮国篆书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等等,虽然列有篆字,但是,都不貝备“见篆索楷”的功能。其中的笔画检索或音序检索,只能帮助

8、楷译篆,而不能满足篆译楷的需要。《检篆释疑》的面世解决了学习与使用汉字者,古汉字研究者,篆书、篆刻爱好者等由小篆检索楷书提供了便利。李开说,王培林老师的这项研究填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