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ID:44259505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_第1页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_第2页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_第3页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_第4页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以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描述了2006年至2011年6年之间武汉地区木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情况,详细分析了武汉地区高等教育形式结构调整和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从调整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入手,重点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02-03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存量极大的地区,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从2000年实施实质性资源重组以来,在学科、层次、布局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目前仍存在如专业结构不合理、形式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

2、要求等问题。而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程度将克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本文主要对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提出结构调整的改进性建议。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分类关于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的思想基本一致,认为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微观结构主要是指高校内部的组成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等等针对高校个体围绕内部教学所形成的自身的联系方式与构成状态。木文研究中主要采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形式结构和专业结构。二、武汉地区高校木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现状伴随高

3、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朱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减弱,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表1数据反映,2006年与2007年就业水平基本持平,但2008年的就业状况却不容斥观。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与出国留学人数。2010年的非失业率为89.1%,而2010年的考研率为17.99%,可以推算2010年武汉地区高校本专科毕业牛的就业率仅为71%左右,2011年的就业率也可由此推算出,与2010的就业率基木持平。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一直在推进,但是在促进本专科学生的就业水平方面的收效并不明显。下文将会分析武汉

4、地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备注: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发布《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该报告首次采用“非失业率”指标评估大学生就业状况,“非失业率”涵盖“就业率+升学考研率+岀国留学率”,即从2010届毕业生开始采用“非失业率”指标评估就业状况。数据来源:根据《2007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整理得出。三、武汉地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一)武汉地区高等教育形式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高等教育

5、形式结构主耍是指不同办学形式、学校类型的构成状态,普通高等教育、民办教育、高职教育是三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形式。近年來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较迅速,2011年武汉地区普通院校招生规模已经扩充至278,678人,与5年前招生人数相比,增长幅度达到23.2%,民办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学校数量与在校生数量均逐年增加,但调整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1.非普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尽管近年来武汉地区的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均较为迅速,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都逐年增加,但普通高等院校的院校数量和学牛数量的增加幅度之大、发展速度之快,都是民办教育和高职教育所远不及的

6、。2•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错位竞争缺失。目前,武汉地区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很大一部分没有找准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无办学特色,各种形式的教育之间存在无序竞争。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在思想上仍然处于和普通高等教育争地位的状态,对自己缺乏科学的定位。3.对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有待加强。各种办学力量的争先涌现,给当地政府的宏观管理带來一定的困难,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被割裂开来,大量专业重复建设,导致毕业生无法在人才市场形成错位竞争;二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定位模糊,没有依托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以此作

7、为他们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①(-)武汉地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近几年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推进中,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2008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提供的就业水平信息,再结合具体实际可以归纳出专业结构调整中尚存的儿个问题:1.专业Z间就业率不均衡。根据《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整理得出,2010届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前十名专业分别为:交通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