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岩石物理参数研究

新岩石物理参数研究

ID:44260038

大小:31.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新岩石物理参数研究_第1页
新岩石物理参数研究_第2页
新岩石物理参数研究_第3页
新岩石物理参数研究_第4页
新岩石物理参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岩石物理参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岩石物理参数研究摘要:对于非常规的储层,例如页岩气,它的储层区是脆性的。在描述不同岩石物理的参数中,杨氏模量E是衡量岩石的脆性的。计算杨氏模量E时,需要有效密度,而计算密度时需要的大偏移距地震资料通常是很难得到的。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岩石物理参数E,即杨氏模量和密度的乘积,通过与属性的对比体现其在AVO叠前反演中的优势。关键词:新岩石物理参数;Ep;uP;AVO叠前反演中图分类号:P5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90-020引言在储层预测方面,流体含量和岩性的区别是很重要的。对于非常规

2、的储层,例如页岩气,而它的储层区是脆性的。脆性区域压裂就越好,页岩气储层的开发必须要有压裂的存在。在描述不同岩石物理的参数中,杨氏模量E是衡量岩石的脆性的。这个物理常量通常是來自测井数据,但这种测量是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对于研究在一个区域岩性脆性的横向变化时,应用3维地震数据是最好的。用地震数据来计算杨氏模量需要冇效的密度(?籽),然而计算密度需要的人偏移灰的地震资料通常是很难得到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属性(E?籽)。所以在表征脆度时,杨氏模量值大,密度值也大,两者乘积结果值会更放大差异,更能突出岩石的脆度。在没有

3、密度数据的情况下,去刻画有储层的特征,岩性和流体含量的关系时,一般用Ip和Is量,因为Ip对流体很敏感。1997年Goodwayetal提出岩石物理参数例如拉梅常量(?姿、?滋)可以从Ip和Is去测定,并证明了?姿(对空隙流体较为敏感)和?滋(对岩石基质的硬度较为敏感)是很难从地震数据中隔离出来的,而?姿?籽、?滋?籽能很容易从Ip和Is中得到。此外,通过?姿?籽-?滋?籽的交会图更好的展示了岩性和流体的区别。2003年Russellctal提出了更广义的流体量(?籽f)代替?姿?籽属性。同样地在2011年Katahara用测井数

4、据研究了?资?籽属性的应用,并促进了流体的检测。2011年Dabaghetal比较了?资?籽和?姿?籽,发现?资?籽对于流体检测是更好的属性。1E?籽属性的原理杨氏模量E是用来衡量岩石刚度的,杨氏模量与体积模量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E二3?资(1-2?滓)将上式代入E,可得到:如果通过反演获得了横波阻抗Is和纵波阻抗Ip,就可以直接计算E?籽。2E?籽属性在XY区页岩气的应用(叠前AV0反演)该区主要包含了褐色、灰色和黑色的页岩。这些页岩从硅酸富集的角岩和白云岩到碳酸盐岩变化。三叠系M组是从细粒的粉砂岩缓慢变化到细粒砂岩,并伴随着

5、有限的页岩含量。有一套白云岩重叠在粉砂岩和砂岩上。侏罗系N组——三叠系M组分界面是不整合面,在这个工区中分开了侏罗纪和二叠纪。鉴于这个储层区复朵的地质情况,首先通过基于3D的包含P波阻抗和S波阻抗叠前AVO反演,继而用?滋?籽变化到E?籽。我们注意到E?籽属性比?滋?籽属性在细节上有更高的值;有砂岩时E?籽是更低的值,而在含白云岩的粉砂岩中E?籽表现为更高的值。因此这个新的E?籽属性不仅是一个好的岩性表征量,还是一个强化了的岩性变化的表征量。在图1中,分别展示了?滋?籽和E?籽体的垂直反演剖面。显然我们注意到E?籽属性比up属性体

6、现了更多的细节,分辨率更高。这个图中上面的部分展现了更低的振幅值,和砂岩的存在保持一致;而更高的值出现在下面部分,验证了在这个区域含白云岩的粉砂岩。在图2中分别展示了三叠系M组屮的?滋?籽时间切片和E?籽时间切片;这些箭头指出了一些很表征岩性的地方,而?滋?籽时间切片中没有体现。所以E?籽属性在表征岩性时强于?滋?籽属性。从图3的交汇图也可以看出E?籽属性的更优些。?资?籽-E?籽图中层位信息対应的点簇比?资?籽-?滋?籽分开得更多。图4是图3屮方形区域的投影。可以看出左边?资?籽-?滋?籽交会图的投影图和右边?资?籽-E?籽交会

7、图的投影图都能分辨出三叠系M组,但?资?籽-E?籽分辨率是相对高些的。3总结①岩石的硬度是一个很重耍的特性,尤其是对页岩气油井增产的裂隙型储层。更硬的页岩比软的要更开裂些,这就增加了这些区域的渗透率。因此杨氏模量可以刻画页岩中坚硬袋型的岩石。但很多时候由于密度资料的原因,利用从地震资料得到的E?籽属性表征岩石的脆性。②强调在岩性脆度方面的检测,而KP注重流体的检测。E?籽参数对于流体反映不如对岩性反映敏感。在表征脆度时,杨氏模量值大,密度值也大,两者乘积结果值会更放大差异,更能突出岩石的脆度。参考文献:[ljDabagh,H.,H

8、azimandAlkhafaf,S.,2011,ComparisonofkP且ndXpinclasticrocks:Atestontwowellswithdifferentreservoir-qualitystackedsandsfromWest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