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版年画研究

漳州木版年画研究

ID:44261681

大小:9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0

漳州木版年画研究_第1页
漳州木版年画研究_第2页
漳州木版年画研究_第3页
漳州木版年画研究_第4页
漳州木版年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漳州木版年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漳州年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福建的年节风俗大约是从晋代开始随迁入的中原人口传入。南宋淳熙年间成书的《三山志》记载了福州元日、立春、上元、寒食、上巳、三月廿八、四月八、端午、七夕、中元、重阳、冬至、岁除等13个主要民俗节口。同时在“桃符•钟尷”条下写道:“书桃符置户间,挂钟埴门上,禳厌邪魅。今州人,岁暮,画工市之。”可知宋代时,中原主要岁时年节习俗,都已传入福建,门神画成为当时年节时必需的商品。福建木版年画的产生和发展与传统雕版印书业息息相关。福建的雕版印书始于唐代。唐宋以来福建书院和寺院的繁盛,推动了对雕版印书印经的需求;福建山高林密,森林资

2、源丰富,造纸业发达,也促进了雕版印刷业的发展。福建雕版印刷早在宋代就以其独特的图文并茂样式著称,“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宋代建阳“麻沙版”书至今为世人所重,“建安(今建阳)派”是明代重要的版画流派。这些都直接推动了福建民间木版年画的产生和发展。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在明清两代最为兴盛。明代初年,漳州有“曲文斋”、“多文斋”等书坊兼营年画。清代“康乾盛世”的100多年间,经济繁荣,国泰民安,更为年画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存的漳州年画雕版也以清代雕版为主。清代漳州木版年画在题材上出现了大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和演义小说等为主要内容

3、的作品,从侧面展现了清代丰富的民俗生活场景。清代到民国时期,漳州的年画作坊发展到20余家,著名的有香港路的颜氏“锦华堂”作坊、“裕泰”作坊、“丰盛”作坊以及专营年画的“汝南”作坊;东门街的“联大”作坊、“同盛”作坊;厦门路的“游文元”作坊;台湾路的“彩文楼”、“洛阳楼”;联仔街的“锦文”画店等。漳州木版年画不仅在闽南、闽西地区与广东的饶平、梅县、海南以及台湾销售,还远销到仰光、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地,颇受当地民众青睐。漳州最大的木版年画作坊首推颜氏家族的“颜锦华”老店。据同治年间刊刻的《颜氏族谱》记载,颜氏家族原籍山东曲阜,其先祖颜泊于后唐时入闽

4、,因平闽粤有功,封建德侯,为福建颜氏始祖。此后六传至颜(1009—1077年),字汝实,号朴庵,德行文章名于世。北宋庆历年间,他以贡举辟任漳州路教授,为漳州颜氏肇基始祖。清道光年间,漳州颜氏第二十九世颜廷贯、颜神福兄弟深悉官场昏暗,先后辞官回漳州杨老巷总兵府定居。当时漳州是闽南各地举子会考之地,而廷贯善画、神福善刻,兄弟俩遂合营开设“锦华堂”刻字铺,刊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古文观止》等图书。后又开始经营各类套色木版年画。颜氏名下印制各类图书的作坊被称为“黑房”,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被称为“红房”。由于经营有方,“锦华堂”逐渐在漳

5、州印书作坊中崭露头角,并赎买兼并“曲文斋”、“胡庆堂”、“文华斋”等书坊。此后历代的颜氏家族都善于经营,并不断扩大规模,继续兼并了“多文斋”、“多艺斋”等书坊,还创建了“腾蛟”、“恒记”、“俊记”、“锦源”、“颜三成”等店号。清末民初时,漳州木版年画基木形成了颜氏一家独大的格局。“锦华堂”原址在漳州杨老巷祖祠(今洋老巷1-5号),鼎盛时期的杨老巷祠堂作坊占地而积达1200多平方米,工人多达近百人,另在道口街一带述设有九间刻字铺,为总店业务服务,年画品种也增至200余种,部分品种成交量在数百刀或数千对以上,为同行所远远不及。漳州木版年画业从明代

6、万历至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甚至到民国初,一直呈现繁荣的势头。抗口战争前后,由于经济衰退,加上与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也失去了贸易联系,年画销售Fl渐萧条,漳州的年画作坊纷纷倒闭,颜家在此时将各家的木版年画雕版全面收购,成为漳州木版年画的集大成者。颜氏家族不但长于经营,也极为重视年画人才的培养,颜氏年画艺人可谓人才济济。除颜廷贯、颜神福外,廷贯之子颜腾蛟擅长画、亥V、印;腾蛟之子永庄是名画工,永贤擅长雕版。由于生意兴隆,颜氏家族名下的系列作坊聚集了众多的优秀民间书画家、雕刻家,他们不仅吸收了传统木版雕刻艺术之精华,而且又善于从现实生活

7、中发现新的素材,极大地丰富了年画的表现内容,从而使漳州木版年画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新中国建立后,漳州颜氏木版年画的第五代传人颜文华先生创办了“余珍亭社”,经营木版年画。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漳州木版年画基本停产;而漳州城乡逢年过节张贴木版年画的习俗也渐渐消失,这进一步加剧了木版年画市场的衰落。“文化大革命”期间,颜镜明、颜文华父子千方百计将家中的年画雕版转移到漳州城郊南乡的农村亲戚家封存,使300多块年画老版得以幸存。这些年画雕版都是历代颜氏家族的年画艺人制作或收集的年画雕版精品,其屮大部分为清代画版,其雕刻Z精、数量Z多

8、、种类Z全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是研究闽南民间木版年画最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1957年,颜镜明先生卬制的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品,参加了前苏联及东欧各国的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