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策略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策略

ID:44263441

大小: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策略_第1页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策略_第2页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策略_第3页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策略_第4页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建构策阵“学案导学”是落实新课程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以学案为平台,以教师导学为手段,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口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体系。为此,笔者所在学校尝试把“学案导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学案导学”的概念与达成目标“学案导学”课堂是师生共同以学案学习为主线,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学生自主体验、经历为核心),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线路图,是教师依据学

2、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写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的达成目标包括: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牛的认知发展和已冇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平台),通过自主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主体性,达到学生“会学”的冃标,落实新课程主张

3、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者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个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头脑屮并不是空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保存着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不是原有图示的延续。所以,与行为学派的理论相比,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质的变化,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建立。笔者所在学校教师们的理解是:教学不能无

4、视学牛的先前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耍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知识的呈现者,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意见,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合作交流(对学)的基础: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

5、,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他们可以在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对问题形成更丰富的、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目标导学法小学目标导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H标教学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讨,其核心是冃标导学,以学定教,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绝人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H标的一种教学基本范型。“学案导学”的推进策略课堂破局的关键取决于

6、“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弱对教师教学的依赖,进而打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学生发展的框定与抑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式和死记硬背。只有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断实践和体验,他们的学习过程才会更为鲜活、灵动。只有让教师明确“教什么,如何教”,让学生懂得“学什么,怎样学”,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明确有效。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一旦失去了灵魂,课堂教学何谈效率,效果又从何而谈呢?行动从理念转变开始一是“师资理念现状”。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达3

7、9.6岁,青年教师和男教师严重不足,经深入常态课堂与调查得出,观念新的教师有15名,占20%;观念较新的教师32名,占45%;观念滞后的教师25名,占35%。为此,学校推岀了一系列举措:开展以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为目的培训;深入教学一线把脉会诊,促进教师课堂行为改变;搭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多种评比平台;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和主题研讨会,为教师们搭建“请进来、走出去”的平台;丰富家校教育内涵,搭建家庭、学校教育两条腿走路的平台。二是“学困生困在哪里”。通过家长问卷、学生座谈、任课教师交流研讨。从内外因因素,将学困生

8、划分为:不想学的占33.84%,不会学的占62.30%,学不会的占3.86%。由此可以得出,所谓的学困生并非困于智力因素,更多的是因为教师没有授之以“渔”(方法)、授之以“欲”(兴趣)、授之以“遇”(平台)。行动从改变学习方式入手一是学习方法与成效对比分析,见下表。二是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整体呈现:导思后,在一定时间内以学生自主完成全部学案学习日标为主线,以学生“对学”完善学案为内化过程,以检测达标为主要反馈评价手段,建构“会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