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

ID:44269314

大小:73.3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0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_第1页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_第2页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_第3页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_第4页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端粒、端粒酶研究进展陈国庆摘要:端粒、端粒酶在维持生命遗传信息稳定、调控细胞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通过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永生化,为抗衰老提供了光明前景,同时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研究端粒、Jiff端粒酶在肿瘤监测屮的作用及研发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治疗肿瘤的创新纱物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木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肿瘤;衰老Abstract:telomeresandtelomeraseinstablegeneticinformationtos

2、ustainlife,playsanimportantroleinregulatingthecelllifecycle,bymaintainingthelengthofthetelomeresandtelomerasemaketheimmortalizedcells,providesanti-agingbrightprospects,atthesametime,itprovidesnewhopeforcancertreatment.Telomereandtelomeraseintumorresearchmonit

3、oringtheroleanddevelopmentoftelomeraseinhibitorsasatreatmentforcancerdrughasbecomeahotspotintheresearchofmedicalinnovation.Throughconsultingrelevantliterature,thisstudyoftelomere,telomerase,therecentresearchandapplication.Keywords:telomerase;Telomerase;Thetum

4、or;aging1端粒.端粒酶的发现上世纪初,著名遗传学家McClintockB与MulerHJ发现: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是由染色体的末端来维持的。基于此发现,MullerHJ将其命名为“telomere”,此定义来源于希腊词根“末端”(telos)及“部分”(mews)的组合。20世纪60年代,Hayflick研究发现:经过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纤细胞的复制过程并非细胞的死亡过程,而只是细胞群中的大部分细胞在经历了数次分裂增殖后停滞在了某个特定状态,仅仅是基因表达方式发生了某些改变,细胞群大部分细胞仍保持其代谢活

5、性,由此,Hayflick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细胞衰老的表征:即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复制力”。同时Hayflick还提出了一个人胆的猜测,即细胞内存在某种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控制器,类似于我们使用的“时钟”。为验证自己的猜想,Hayflick做了大量的细胞核移植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发现这种“钟”位于细胞核染色体的末端,于是将其命名为端粒131。20世纪80年代,CWGreider和EHBlackburn2位科学家在四膜虫的提取物中加入1段单链的末端寡聚核昔酸后,发现端粒的长度增加了,这表明的确存在一种可使端粒

6、延长的酶,根据其特点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o2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2.1端粒端粒是特异结合蛋白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的复合体。不同物种之间端粒DNA序列存在很大差异,人类端粒长度在5〜15kB之间,DNA序列排列方式为TFAGGGn,方向为5*-3重复次数约2000次IS1。端粒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染色体重组、融合、降解等变化,从而维持染色体的完整、稳定。所有以上功能的实现均主要依赖于端粒的结构完整与长度维持。端粒是线性DNA,由于DNA酶不能复制线性DNA的末端,因此它的末端

7、会伴随周期性的复制过程而逐渐变短。基于以上末端复制特点,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逐渐缩短,每分裂1次缩短50〜100hp,端粒缩短到其临界长度时,就会导致细胞衰老甚至死亡。因此,正常真核细胞的端粒可被称作“生命之钟”。2.2端粒酶端粒酶属于逆转录酶,端粒的核糖核酸酶就是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而合成的,端粒酶通过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序列,从而使端粒能够固定在某个特定长度。人端粒酶包括3个重要部分,即人端粒酶RNA(humantelomeraseRNA,hTRRNA)>人端粒酶相关蛋白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端粒

8、酶长度在人类各种细胞中差别很大,Gavory等发现端粒酶3末端残基至少要求存在3个核昔酸片断,才能保持整个端粒酶的活性。纯化端粒酶全酶可知人类端粒酶复合物的相对分子量约为500〜1500,与hTRRNA和hTERT(humantelomerasreversetranscriptase)有关的其他亚单位是端粒酶复合物其中的一部分。端粒酶的活性调控,包括mRNA剪接与成熟,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