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ID:44270759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_第1页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_第2页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_第3页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_第4页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守儿童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由于家长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离开故土,使一批学生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弱势群体,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根据币教育局下发的通知,我校进行了两个月的摸底和调研。据调查,有的班级留守儿童比例较高,占全班总人数的17.6%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徳、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H益凸显,亟待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咼度重视。一、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

2、极分化,普遍较差。父母外岀,由丁•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丁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十分担心,在留守儿童较为集屮的郊区农村,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小学习成绩优秀的仅3人,23人学习成绩中下等或偏F,有的主课只有一位数或10多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但也有

3、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口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习15觉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虽然在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辨证的。如何将留守儿童的不利处境转化为积极因素,是需要探讨的非常有意义的话题。(二)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

4、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三)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6—12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徳、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我们对26名学生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5%,有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冋來1次,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冋來1次,有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口私冷漠、脆弱孤僻或

5、焦虑、任性、暴躁,八年一班的学生陈晨父母离异,不知去向,由祖辈照顾,原本就内向的他在学校就更不爱讲话了,上课常常发呆,不愿意冋答老师的提问,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是一名心理严重扭川1的孩子。(四)监护管理不够强。对26名留守儿童调杏发现,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76.9%;托付亲朋好友照管的占23.1%;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五)监护人口身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人,文化层次不高,

6、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加之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就连一些年轻的家长也难以很好地辅导学生,更不用说老年人了。并月,由于监护人的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学校与监护人沟通上的困难。老师们更担心,随着打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会进一步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影响的将不再是少数人的索质,而将是未来建设者这个人群体的索质。二、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

7、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小小学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人;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冋家,孩了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了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学校教育力不从心。外岀务工人员将

8、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