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

矿难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

ID:44272851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矿难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_第1页
矿难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_第2页
矿难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矿难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矿难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时间:2005-12-1313:43:13来源:煤炭网摘要:通过近期接连发生的儿起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引发事故的原因,探寻防范煤矿事故发牛的安全对策。关键词:矿难;事故;安全;瓦斯爆炸中图分类号:TD79+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3-496X(2005)10-0066-03最近,接连发生的几起煤矿瓦斯爆炸,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关注。这一起起矿难,再次为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也难暴露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皐础是何等的薄弱。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一些煤矿的防范措施漏洞百III,惨剧频繁呢?1原因分析(1)冃前我国煤炭行业现仃产量大多超过设计产

2、能。近年来,煤炭供应持续紧张,煤炭价格持续上扬,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煤炭企业纷纷超能力生产,各地往往重效益轻安全,这成为矿难发生的一大成因。据统计,我国国有煤矿与乡镇煤矿产能合计约17亿t,预测2004年的煤炭产量约19.2亿t,人于17亿t的生产能力,现有煤矿生产能力利用率都超过100%,国有煤矿产量超过核左能力20%以上,超能力开采普遍存在。企业摆不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片面追求短期利润,放松安全生产管理,从而引发连阳灾难性事故。(2)安全监测监控手段漏洞百出。通过研究和分析,认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安全牛•产监测监控手段存在漏洞,瓦斯超限时浑然不

3、知或无法监控而频频引发爭故。(3)安全欠账。采矿是一项高危行业,除了矿工耍加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作业外,关键耍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完善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为矿工支撑起"安全伞”,但事实上呢?“九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矿仅“一通三防”方面投入应达42亿元,年均&4亿元,实际投入只有4亿元,相差一半以上。当前,仅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投入,累计欠账就高达500多亿元。减少安全投入、压低成木,该消除的安全隐患则无力消除。(4)政府采取遏制矿难的力度不平衡。每次矿难Z后,政府部门大多加紧关闭屮小型私人和乡镇煤矿。固然,屮小型私人煤矿的安全保障措施劣于国有大型煤矿,因而,关闭这类煤矿,当有助于改善

4、煤炭行业的整体安全环境。但是,光顾关闭这些煤矿,也必然加剧煤炭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促使煤价上涨。这将诱使国有大型煤矿超负荷生产,引发矿难。最近几起特大恶性爭故却多发生于国有大型煤矿就验证了这一点。⑸在某些地区,I韦I绕着煤矿这一资源,矿主和腐败官员勾结形成了官煤共同体,甚至形成了严密的利益连带一体化,足以对付各式各样的检查、调查共至追查,即使是事故Z后的问责风暴也只能伤其皮毛,而无法撼动其根底。如果不从煤矿的企业制度上入手清查,如果不去深挖那些利益集团,如果不把邪恶的”联姻”连根拔除,要想打开矿难的死结是极为困难的。(6)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安全理念,是普遍存在丁•现今煤炭系统工作

5、人员当中的状况。由丁•煤矿开采安全性差,收入低,劳动强度大,一般城里人都不愿到煤矿就业。国有煤矿采掘一线的工人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民工,英屮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3%,安全意识薄弱,很多是在经过国家法律规定的一个月培训后下井的,就是这一个月的培训,还很难保质保量。在2004年这一年中发牛的大大小小的煤矿事故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事故都是山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当事人麻痹大意,或是操作不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而造成的;然而有些事故是矿主或是相关的领导无视安全,在安检人员多次提醒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发生的。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富煤矿死亡18人的3.14矿难就属于这种现象。

6、(6)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技术人才大虽流失。人才的流失和缺乏,对处于超强度运行的煤矿來说更是雪上加霜。从1981年到2002年的22年间,国有重点煤矿只在1981年实现赢利,但全行业利润仅为866万元!其余21年中整体亏损。近两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在全国40多个主要行业中,煤矿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位于倒数第二(我省近年來,一些年赋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时被私营金业高薪挖走)。煤炭企业这种待遇带來的缺乏人才、缺少专业人员的人才危机所造成的恶件循环也成为煤炭行业现在所而对的安全隐患之一。(7)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不够。最近儿年來,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不减,每一次都是做了认真的

7、调查和处理,但没有一次调查和处理能真正遏制住事故上升的苗头。这究竟是什么问题?是目前的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在整体I:无力对抗“矿难威胁”,难道整个行业的管理体制自身如此脆弱?我们值得深思!⑼我国目前的责任追究体制有弊端。毎年年前,一些地方都签订责任状,将当地事故的发生和当地主要官员的奖罚升降结合起來,并且《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笫二条也为这样做提供了行政法上的依据!但是这种做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国家对有关矿业进行整顿的主要行政力量也是他们,而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