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事与研究人结合

研究事与研究人结合

ID:44273987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研究事与研究人结合_第1页
研究事与研究人结合_第2页
研究事与研究人结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研究事与研究人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事与研究人结合珠江学校张又雄今天我们首先讲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生和一个心理咨询老师的对话。学生:我真想不通,为什么我们不想做的,老师、家长却非耍我们做不可呢?老师:你说对了,老师和学生想的都一样了,还要老师干吗?老师就是要帮助你们尽快地成熟起来,让你们的想法和家长、老师的想法尽快地一致起来。学生:难道老师每天研究的就是不许我们做什么吗?这不就是老师和我们“对着干”吗?老师:你不能这样想,这不能叫“对着干”,这叫“教育”,不然,要老师干什么呀?学生:难道教育就是“不许”我们做什么吗?……长期以来,我们研究的大多是“我们(教育者)的需要”、“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我们不许学

2、生做什么”,而很少去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的需要学生能否接受”、“我们许学生做什么”。我们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研究;忽视了对人的研究。学生所困惑的“老师为什么总和我们对着干”,老师烦恼的“我都是为他好,可他为什么就是不听”,这i对矛盾的出现,反映了不同的“需要”的抗争。我们要多研究学生的需要,对正确的、过分的、错误的一一进行分类,不能凡是与我们意见不一致的,一•概视为“不许”。对正确的需要给予满足;对过分的需要给予引导;对错误的需要进行纠正。在这样的前提下,这对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为此,我们捉岀了这样一个具体解决矛盾的方法:把“教育二不许学生做什么”改写成“教育二许学生做

3、什么”。这“许”与“不许”的一字之差,做起来不但教育观念、方法要转变,教育的内容也必须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再举一个案例:一个毕业多年已40多岁的学生来看他的丁老师,这个学生的话让丁老师很有感触。这个学生说: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屮,印象屮最深的就是老师有那么多的“不许”,上课不许说话,下课不许打架,墙上不许乱画……反正我们最喜欢干什么,学校老师准保就不许我们干什么。他问:丁老师,您说是不是教育就等于“不许”啊?当学生时觉得老师真伟大,夜深了,人静了,老师还在灯卜•批改作业、备课。“当吋总想知道,老师亮着灯是在准备什么呢?后来看见老师有个木子,原来老师晚上想的都是明天不许我们做什么?于

4、是对老师的感情就越来越浅了。”他说,这么多的“不许”都没有教育我,真正教育我的是一位老师“许”我做的一件事。因为他上课爱淘气,爸爸给了他一张电影票,说:你如果一个星期上课不淘气,我就让你星期六下午看电影去。整整一星期,他约束自己老老实实听课,每天都在心里数着H子,因为那是他最想看的一部电影。好不容易熬到星期六第四节下课了,老师却说:“今天下午咱们学雷锋,刨树坑。”他心里想,这下一个星期的努力全泡汤了。但还是忍不住去找老师,吞吞吐吐地说出了电影票的事,出乎意料老师说:“我许你去。老师知道你又想学雷锋创树坑,又想看电影。这样吧,大家吃午饭时你挖树坑,下午大家挖树坑时你看电影,看完了

5、再冋来接着挖。”这个学生说,老师这一个“许”字,让我永远不忘。许许多多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许”“不许”虽只一字Z差,但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不许”没有协商、没有尊重,体现不出“人”的平等;而“许”是一个研究人的过程,一个研究需要的过程,是一个教育内化的过程。以人为本的基础是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的核心就是“服务”,它集屮体现在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诸方面。联系学校实际,我认为:在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服务”中,必须做到以下儿点:1.了解学生: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木规律和両提。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

6、怎样让口己尽快的适应学生、了解学生,也成为现阶段老师们面临的迫切问题。2.理解学生:作为教师,仅仅了解学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地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学生,并且加以止确的引导。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突破思维定势,跳出老圈了,学会开拓创新。这样即口J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又口J以提高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