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泉高致》一得

读《林泉高致》一得

ID:44278005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读《林泉高致》一得_第1页
读《林泉高致》一得_第2页
读《林泉高致》一得_第3页
读《林泉高致》一得_第4页
读《林泉高致》一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林泉高致》一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林泉高致》一得鉴藏青年画家屮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研究生推介王素柳1980出生于浙江文成,1998年考入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2002年毕业留校任职,2005年考上屮国美术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林海钟教授。现为温州大学教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展览,书法作品曾获第四届全浙展题名奖,参加第三届浙江省中青书法篆刻展。1、心的陶养。《宣和画谱》卷十一北宋范宽云: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英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山水画创作在取自客观Z实以后,耍重新加以熔铸、创造,而在许多经历中作精粹的选择、经营,乃是创造的主要关键。因为选

2、择是人主观的活动,有了外师造化,还要有中得心源,注重内在精神的陶养。郭熙云:“世人止知吾落笔作画,却不知画非易事。庄子说画史'解衣盘礴',此真得画家之法。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晋人顾恺Z必构层楼以为画所,此真古Z达士!不然,则志意已抑郁沈滞,局在一曲,如何得写貌物情,扌虑发人思哉!假如工人斫琴得峰阳孤桐,巧手妙意洞然于中,则朴材在地,枝叶未披,而雷氏成琴,晓然已在于目。其意烦悖体,拙鲁闷嘿之人,见?凿利刀,不知下手之处,焉得焦尾五声扬音于清风流水哉!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3、',哲人多谈此言,吾人所师。余因暇日阅晋唐古今诗什,其中佳句有道尽人腹中之事,有装出目前之景,然不因静居燕坐,明窗净几,一炷炉香,万虑消沉,则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即画之主意亦岂易!及乎境界已熟,心手己应,方始纵横屮度,左右逢原。世人将就率意,触情草草便得。”(《林泉高致?画意》)按郭熙这里所说的,与《庄了?达牛篇》“梓庆为镰,必斋以静心”,“然后成见镰”,在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万虑消沉”,即斋以静心。能万虑消沉,然后能“胸中宽快冬宽快即“虚静”的另一表诠。能“胸中宽快”,然后能“人之啼笑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列布于心中”。一切的艺术表现,都应当是由艺术家的精

4、神屮涌现而出;所以能“自然列布于心中”,然后“不觉见之于笔下”。此一创造过程,正是由庄子再三提出,而郭熙在实践中得到与他相冥合的证明。从“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的这个过程,就是由“可见”的物质世界转入到“不可见”的内心世界一一使艺术家之意向转入心灵空间的最为内在的不可见上去。能够妙赏自然,必须先要调理性情,即审美心境的达到必须是在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之后,即在澄化了自己的意志Z后才能达到。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屮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衡是非,定工拙矣……故古人笔墨具见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

5、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Z妙。毎一幅山水画中总是蕴含这画家之人格与境界,即所谓“丘壑内营”。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亦说道: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起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山行吋近奇树,须四面取之……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Z所托也。画家六法,一气韵牛动。气韵不可学,此牛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鄭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郭熙除主张“身即山川而取之”以外,并主张取法古人。但“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此即是

6、在传承屮的创造。又主张取资于“晋唐古今诗什”,以为浚发心灵,开辟意境之助。也正如张彦远云:“是知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后成”。可见,画家首重的是精神陶养,重艺术气质的锻炼和文学修养的提高。而如何能如此?无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有了万卷书之养再加上“饱游饮看,历历罗列于胸中”,才能“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沓沓漠漠”而出之。2、“远”的自觉以上说到了心的陶养,这不免要关系到“心远”一说。在山水画创作中,远的意义不难理解。山水画的“远”对于人生境界却有更大的意义。高远、深远、平远,其作用皆把人的视力和思想引向远处,或远至灵霄,或远至天际。总之,要远离尘俗和烦嚣,而随着

7、山的远把人带到远的境界,使人生被凡俗尘嚣所污離了的心灵,得以暂时的清洗、更换。山水画如果没冇“远”的自觉,而仅仅在于几块山石,几片林木,它往往给人们带來了局限性,影响人的视觉,约束人的精神,阻碍人的思想进入超迈尘俗的境界。郭熙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Z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