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习题化学1-1-2

高中习题化学1-1-2

ID:44278841

大小:97.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高中习题化学1-1-2_第1页
高中习题化学1-1-2_第2页
高中习题化学1-1-2_第3页
高中习题化学1-1-2_第4页
高中习题化学1-1-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习题化学1-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章第1节第2课时1.已知丙酮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沸点约是55°C.要从丙酮和水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A.蒸饰B.分液C.过滤D.蒸发解析:丙酮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分液是最佳方法.答案:B2.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卅不着的是()A.锥形瓶B.分液漏斗C.玻璃棒D.温度计解析:锥形瓶可以代替烧杯,向分液漏斗中倾倒液体可以用玻璃棒引流.答案:D3.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A.洗涤B.检査是否漏水C.打开上端塞子D.打开活塞解析:使

2、用分液漏斗时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答案:B4.下列实验操作屮错误的是()A.分液吋,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钿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钿烧瓶支管口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D.称量吋,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祛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解析:在蒸发结晶操作中,当蒸发皿中有大部分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把少量水分蒸干.答案:C3.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B.振荡试管中液体时,用手腕甩动C.用剩的药晶应收集起來放

3、回原试剂瓶中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祛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祛码解析:萃取操作也可以在其他的容器中进行;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而用天平称量物质时,先用较大的联码,再依次取较小的慈码.答案:B3.下列关于蒸啊操作的冇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啊操作的主要仪器是:蒸馆烧瓶、酒精灯、诙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介管、温度计等B.蒸饰操作使川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休内C.在蒸僻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解析:蒸懈操作所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

4、应在蒸憎烧瓶支管口处,所以B项错.答案:B4.除去蛋口质溶液屮混入的少疑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电泳C.渗析D.分液解析:蛋白质溶液属于分散系中的胶体类,而氯化钠属于可溶性强电解质,可在水中完全电离成离子,离子可通过半透膜,因此可利用渗析方法分离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故选C.答案:C5.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C..4解析:A装置可用于分液.B装置可用来分离易升华物质与不升华物质,如分离12与沙子,或分离SO与NHQ也可用此装置.C装置是层析.D装置是反应

5、装置,不能用来分离物质•答案:D3.以下除朵方法(括号内为少量朵质)中,错误的是A.Fe(OH)3胶体(FcCb溶液):蒸係水,渗析B.KC1(I2)固体:加热,升华C.NaCl(KNO3):配成饱和溶液,降温结晶D.CO2(SO2):通过饱和NaHCOg溶液、浓硫酸解析:物质除杂的原则是:①不增,即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②不减,即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简便,即分离操作简便易行;④易得,即除杂试剂价格便宜,容易得到;⑤最好,即所选用的方法在保证除去杂质的同时,最好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

6、量.A项为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A项正确.B项中的固体碘易升华,可采用加热使其升华的方法除杂,B项正确.C项中的杂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当配成NaCl的饱和溶液并降温时,NaCl析出量很少,但乂不可能配得KNO3的饱和溶液,合理的方法应是:配成NaCl的饱和溶液并加热蒸发溶剂使大部分NaCl结晶析出,而杂质KNO3留在母液屮过滤除去,故C项不止确.D项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s溶液可使S02被吸收并转化成C02,再经过浓硫酸将C02干燥,D

7、项正确.答案:C4.某含有NJ的澄清溶液屮,可能还存在NH;、Fe2BrCO亍、SO芥六种离子中的几种.将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有气泡生成,溶液变黄色;②向“①”屮所得溶液屮加入BaCb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①”中所得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显蓝色.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A.一定存在Fe2+>B「、COfB.一定呈碱性C.一定不存在厂、SOfD.nJ'能存在NH;解析:据题意,由实验①反应后溶液呈黄色可以推知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用2+或Br-,由于有气泡生成,可推知溶液

8、中一定含有CO亍;由于F0与CO亍不能共存,可推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则含Br~,故A选项错误.由实验②反应现象推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SO亍;由实验③的现象推知原溶液屮•定不含I;综合上述实验现象无法推知溶液的酸碱性,故B选项错误•整个实验过程没法判断溶液111是否含NHq•答案:CD11.物质的分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填写分离下列物质时使用的方法(不必叙述操作细节).(1)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1)固体和液体的分离•⑶含固体溶质的溶液屮除去部分溶剂・⑷胶体中分离出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