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专题汇报材料

课改专题汇报材料

ID:44280709

大小:32.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课改专题汇报材料_第1页
课改专题汇报材料_第2页
课改专题汇报材料_第3页
课改专题汇报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改专题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专题学习汇报——如何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过程及其实施各位老师:大家好!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一是紧张,因为台下都是教育战线的老教师,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心里真是小鹿乱撞;二是汗颜,看到木次活动的主题“课改”,心里更是诚惶诚恐,因为对于新课改,我和大家一样,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还处在一知半解的阶段。这次我去马坪学校参加课改研修,观摩了他们的阳光生态课堂,让我对课改有了更深的了解,现我就将我学习到的以及体会感受做如下汇报。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如何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过程及其实施》。我想从“如何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过程及其实施?如何认识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行为的

2、转变?如何认识新课程实施中学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纪Z交,当屮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鲜明而紧迫地提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面前。1999年6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

3、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于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经过充分酝酿和研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自2001年9月起,新课程已在全国实施。新课程的实施把三个紧要问题摆在了每个新课程实施者的面前,那就是如何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过程及其实施?如何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行为的转变?如何认识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于教学过程及其实施一、新课程下对教学过程的认识1.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与学,教师与学生间信息交换的过程,

4、这个过程包括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传导给学生的信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反馈给教师的信息以及学牛在学习过稈中相互的信息交换。师牛互动的过稈是师牛间教学信息网状交换的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师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活动的过程。(两千多年我国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t非,不启不发”,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愤t非Z感,然后再给予引导,适时“启发”。通俗的讲就是教师先要应用各种策略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产生疑问。在学生处在将通未通,似懂非懂,有着强烈求知欲的时候,给予点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获得知识。)1.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的过程。(新课程实施的是“国家、

5、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鼓励各校编写校本教材,要求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增减、重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的过程。)2.教学过程是贯彻“全人观”,关注学生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仅限于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智能发展理论。这种传统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由言语一一语言智能、音乐一一

6、节奏智能、逻辑一一数理智能、视觉一一空间智能、身体一一动觉智能、自知一一自省智能、交往一一交流智能等七种紧密关联、但乂相互独立的智能组成。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岀对教学改革影响深远。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帮助我们树立了全人观,即各种智能只有领域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或轻重之别。一一例如胡适、沈从文,报考北京大学时,数学考0分,国文都是100分,当时的校长蔡元培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态度录取了他们,结果一位成为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一位成为优秀文学家,写出了《边城》这样语言美、意境美、人性美的小说。如果按世俗的对智能的理解,中国近代文艺史上将失

7、去两位天才。又如,爱迪生。一一你的手下有牛顿、有爱因斯坦、有达尔文、有贝多芬,,,,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领域不同,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看待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并促进优势智能的优质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发展。专家常说“没有差生”,就是从这个角度讲的。但是客观上我们现今的教学评价还是以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因此学校教育存在差生。造成了许多天才的埋没。这是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我国经济总体还不发达,无法提供实施“全人观”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