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

[经典]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

ID:44289147

大小:56.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经典]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_第1页
[经典]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_第2页
[经典]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_第3页
[经典]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_第4页
[经典]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中图分类号JR5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0-0011-03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病情急。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缩小心梗范围,挽救濒死心肌。防治各种并发症。1常见病因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脉粥样硬化(占95%以上),常在原明显狭窄(>75%)的基础上发生管腔内新鲜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并出血、血管持续痉挛使冠脉完全闭塞:或因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出量

2、骤降,冠脉灌注流量锐减:或因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或血压剧升使左室负荷明显加重。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耗氧耗血量剧增。导致冠脉血供明显不足,甚至完全屮断。此种持久而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达l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其他少见的原因有冠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冠脉口阻塞等。心肌梗死多在进食高脂肪餐、早6〜12点或用力大便时发生。这是因为餐后血脂骤升,血液粘滞度明显增高。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积而致血栓形成;上午冠脉张力高,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易产生冠脉痉挛:体力劳动过重或大便后发生,与心脏负荷增加有关2临床表现2.1疼痛这是最

3、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吋,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吋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汕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恐惧,有濒死Z感。在我国约1/6-1/3的病人疼痛的性质及部位不典型,如位于上腹部,常被误认为胃溃疡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位于下颌或颈部,常被误认为骨关节病。部分病人无疼痛,多为糖尿病人或老年人,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数病人在整个过程中都无疼痛或其他症状,而事后才发现得过心肌梗死。2.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口细胞增高和

4、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纶后24〜48h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般在38°C上下,很少超过39°C持续1周左右。2.3胃肠道症状约1/3有疼痛的病人,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也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2.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于起病后1〜2周内。尤其24h内。心电图可呈现弥漫性异常。2.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会导致血压下降,可持续数周后再上升,冃常不能恢复以往的水平。如疼痛缓解而

5、收缩压低于SOmmllg,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口、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的表现。2.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数H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发生率约为20%〜48%,为梗死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和顺应性降低所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组、烦躁等。严重者可发工肺水肿或进而发工右心衰竭的表现,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等。右心室心肌梗死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3辅助检查3.1实验室检查3.1.1血清心肌酶学测定(1)肌酸磷酸激酶(CPK)在起病

6、6h内升高。24h达高峰,3〜4d恢复止常。(2)谷草转氨酶(GOT)在起病6〜12h后升高,24〜48h达高峰,3〜6d后降至正常。⑶乳酸脱氢酶(LDH)在起病8〜10h后升高,达峰时间为2〜3d,持续1〜2周Z后才恢复。其中CPK的同工酶CPK-MB和LDH的同工酶LDH,诊断的特异性最高。CPK-MB在起病后4h内增高,16〜24h达高峰。3〜4d恢复正常,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受肌内注射的影响。其升高的幅度和持续吋间对评价梗死面积更为准确,其高峰出现吋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2.1

7、.2血和尿肌红蛋口测定血清肌红蛋口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升高比CPK和CPK-MB略早,高峰比CPK快,多数于24h可恢复正常。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早期诊断价值,但特异性差。任何肌肉损伤的疾病,甚至肌内或静脉注射均可导致其升高。2.1・3血清肌凝蛋白轻链测定测值增高也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的指标。3.1.4心肌肌钙蛋口测定心梗后4〜6h升高,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超过CPK-MB。且持续时间长,止常人血中无心肌肌钙蛋白。急性心肌梗死时平均峰值可达195.9ug/Lo3.1.5一般检查口细胞计数可增高至10X109/

8、L,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持续2〜3周。3.2心电图检查3.2.1特征性改变(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为“损伤型”改变。(2)异常Q波及QS波:为“坏死型”改变。(3)T波倒置:为“缺血型”改变。体表心电图上常是上述3种类型的混合图形。无0波型心梗屮除无0波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