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ID:44291475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_第1页
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_第2页
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_第3页
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_第4页
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摘要: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在面临多重挑战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亟待治理。如何主动减少过剩产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则需转变政府职能、重塑与调适政府角色,降低过剩产业的退出壁垒。政府的财政刺激与区域寡头的市场结构,导致企业追求市场主导地位而争相扩张产能,较高的产能退出壁垒使过剩产能退出缓慢。因此,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关键词:产能过剩政府职能转变退出壁垒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在当前面临的多重挑战中,一

2、个突出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亟待治理。近年来,产能过剩危机在钢铁、水泥等多个工业领域蔓延,即使在在多次的专项治理后,产能过剩问题仍不时“死灰复燃”,治理产能过剩,重塑过剩行业的市场环境,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之一一、中国当前产能过剩的现状当前中国部分工业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底下;大量同质的产品充斥市场,而产品的恶性价格竞争将企业利润压低至极限,企业无法维持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的投资,不利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过剩的工业品生产,多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严

3、重的环境污染,使居民健康权益受损产能利用率是衡量产能过剩存在与否的主要指标,一个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100%,表明该企业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得到充分利用,达到最有效率的生产状态。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通常难以达到100%,—定程度的过剩产能也有利于更好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通常75-85%的产业产能利用率为经济学的"合意”区间。当行业产能利用率大于85%,则一定程度上表明生产过热,存在通胀压力;但若产能利用率小于75%,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将被挫伤,导致投资锐减,形成经济存在下行压力IMF公布的中国产能

4、利用率显示,1990年以来,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多次低于75%的警戒水平,其中,1995-1996年、2001-2004年、2007-2011年,中国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但在调查的39个行业中,有21个产能利用率低于75%的产能过剩警戒水平,其中光伏等行业甚至不足60%o财政部2013年7月发布的《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建议》中显示,全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为仅67%,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低于75%,船舶产能利用率仅为50%左右。而2013年

5、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显示,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二、产能过剩的主要成因过度投资、盲目重复建设是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林毅夫(2010)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信息不完全和社会对某一行业发展前景的共识作用下,企业的分散决策导致资本大量涌入某一行业,盲目的“羊群效应”和理性的"潮涌现象”形成了企业扩张的冲动,带来产能过剩的可能性。同时,高退出壁垒使过剩产能无法退出市场,导

6、致高产能过剩的不利影响持续1•财政短期刺激下的过剩投资我国出台过两次较大规模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中包括大量指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带动了城镇化进程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价“井喷”式上涨拉动钢铁、水泥、玻璃、煤炭和铝业等建材产品需求上涨。同时,伴随2008年“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中央政府继而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涉及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物流业的调整与振兴,使市场对这十大行业形成形式的看好预期。投资者对这些产业的市场需求预期上涨,大量资本无限制地

7、进入这些行业,导致投资的过热。但随着短期的积极财政政策的陆续退出以及政府对房价的“严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的减少,市场对建材的工业品的需求回落,而此时前期投资形成陆续形成产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浮出水面”2.地方政府保护下的退出壁垒部分行业中的过剩投资、过剩产能使得生产集中度较低,各企业竞争激烈。以钢铁工业为例,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排名前4位钢铁企业市场集中度(CR4)仅为27.3%,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58.86%、78.1%.88.53%的市场集中度。同时,国内前

8、十大钢铁企业的集中度(CR10)从2011年的48.6%下降到2014年37.5%,又与《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所设定2015年CR10达到60%政策目标相距甚远。这些行业既分散又表现出明显的小区域寡头市场特征,各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区域经济增长而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企业内部产能过剩的压力较小,市场上难以通过企业内部计划或企业间减产协议主动减少过剩产能。如在钢铁行业中,超过4000万吨的钢铁企业多为区域内的国有企业、支柱企业、纳税大户,能很容易地获得地方政府的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