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诊断学笔记

X线诊断学笔记

ID:44291943

大小:241.4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0

X线诊断学笔记_第1页
X线诊断学笔记_第2页
X线诊断学笔记_第3页
X线诊断学笔记_第4页
X线诊断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X线诊断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X线诊断学绪论第一节X线诊断学概述一、x线诊断学概念x线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辅助检查诊断学科,它利用x线来建立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图像,然后再通过对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从而获取综合的诊断信息,辅助对疾病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学科。二、影像诊断学发展概况自从1895年徳国科学家伦琴报道发现X射线以厉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很快被利川于人体疾病的诊断(X线诊断学)二、X线诊断学主要学习内容前面介绍过影像诊断学的内容包括较广泛,作为我们骨伤专业木科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最重要的是掌握口前临床上最多见、最普及的X线诊断学内容,主要是X线平片,其次是造影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也

2、要有所掌握。大家以后学习应抓住以下儿点:1、掌握骨伤科X线诊断中常用的X线平片诊断原理及各部位投照方法。2、熟悉CT成像原理及人体各部分的CT层面解剖。3、掌握人体骨关节系统常见创伤与疾患的X线表现。4、掌握骨关节X线影像的分析步骤、原则及方法。5、熟悉MRI的成像原理及图像特征、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对其适应症要掌握。了解DSA等其它临床影像学诊断技术。6、了解影像学科的新发展动态,如介入放射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等。第二节X线诊断的原理一、X线的产生x线是1895年徳国科学家伦琴在实验中发现的,当时他发现的这种射线,能量很高,可穿透多种物体,并可使荧光物质发光,但当时对其了解尚

3、不透彻,就以“X”命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伦琴,乂称X线为伦琴射线。医学上用的X线是在一个真空管的两端产生一种高电压,当通电时可以促进成束的高速运行的电子流在管内流动,撞击一端的轲靶或铝靶而产牛。通常X线的发牛器是由X线真空管、变压器及控制电压、电流的操作台三部分组成。-•般产生髙速电子流的电压在45〜150KV之间。二、X线的特性X线是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一般波长在(6X10-4nm〜50nm之间,可见光的波长在380〜780nm)。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1、穿透性:即X线能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并在穿透过程中产牛被吸收而衰减现彖。X线的穿透性与产生X线的电压有关

4、,电压越高,产生X线的波长越短,X线的穿透性越强,反之亦然。故在人体上,对于肥胖者、厚或实的部位,一般选高电压。另外,X线的穿透性还与被照物体的密度、质地等有关,越厚、密度越高,穿透力越弱。X线的穿透性是X线摄片、透视成像的基础。2、荧光性:即荧光效应。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这是透视检查的基础。3、摄影效应:即X线能使涂有浪化银的胶片感光,产生出潜影,经过显、定影后可产牛黑口的影像,这是X线摄片成像的基础。4、电离效应:即X线能使被其通过的物质产生电离作川。在空气中,X线通过时也使空气中成分产生电离作川,并口这种电离程度与X线的量(强度)成止比,这样可通过测定

5、空气中的电离程度來计算周围环境的X线量,以作为放射防护的一项指标。X线进入人体也同样使佇关成分发生电离作川,使人体内的组织结构产生生物学的改变,X线的这种作川乂称为X线的生物效应,这是核武器(原子弹)等发生损伤的基础,也是放射治疗的基础。如肿瘤的放射治疗。三、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前面提过,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等是形成荧光屏上或胶片上图像的基础,而人体内组织结构密度与厚度的差异则是形成具体黑白灰度差异图像的重要前捉。具体说,X线影像的形成必须具备:1、X线要能穿透被照的物体,即X线有足够能量能穿透人体的各部位;2、被穿过的组织结构应具有密度与厚度差异,使X线穿过后剩余

6、的X线量有差别;3、具有能将穿过人体后剩余X线量表现出來的设备与材料,如荧光屏、电视屏、X线胶片等。只有以上三点条件具备,才能获得黑门対比,层次亮暗差别的X线影像。四.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X线影像特征人体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结构的厚度与密度有差异,按影像学密度分,大约有三类:第一类,高密度,如骨组织、钙化灶;第二类,中等密度,如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及体内液体等;第三类,低密度,如脂肪组织以及呼吸道、胃肠道、鼻窦、乳突等部位的气体。当均匀的X线束穿过厚度相等而密度不同的组织时,密度高的物质X线被吸收多,X线胶片上的影像偏口色,而密度低的物质X线被吸收少,X线片上的影

7、像偏黑色。如同样是胸部,肋骨、胸骨密度高,X线被吸收多,穿过的X线量少,X线片上呈白色,而肺组织,含气体多,密度低,X线被吸收少,通过的X线量多,胶片上呈黑色。对于病理组织,一•般有密度的差异,故可以通过X线摄片检查而显示出来,如肺TB,在X线片上在原来属于肺组织的低密度影像区出现一种中等密度的纤维化改变或高密度的钙化灶影像。对于同一密度的组织结构,山于厚度不同,也可形成黑白灰度差异的影像,厚的部位吸收X线量多,透过的X线量少,X线片上呈白色,薄的部位吸收X线量少,透过的X线量多,X线片上呈黑色。组织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