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

辨证分型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

ID:44291952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辨证分型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_第1页
辨证分型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_第2页
辨证分型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辨证分型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辨证分型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辨证分型治疗胆绞痛疗效观察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9-1376-02中图分类号:R26文献标识码:B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服绞痛36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观察对象68例,随机分成两组。辨治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9-29岁10例,30-50岁23例,51岁以上3例;病程3个月-2年6例,3-10年28例,11年以上2例;中医辨证分型:肝胃气火交郁型15例,湿热蕴结肝胆型9例,痰热瘀阻胆胃型5例,肝郁阴虚胆热型3例,寒热虚实错杂型4

2、例。对照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9-29岁10例,30-50岁20例,51岁以上2例;病程3个月-2年4例,3-10年27例,11年以上1例;急性胆囊炎19例,急性胆管炎2例,胆结石7例,胆管蛔虫4例。1.2诊断标准与观察对象:按照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服管疾病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有明确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结石、胆管蛔虫病所发生剧烈胆绞痛,但无手术指征者,列为观察对象。均为住院病人。2治疗方法2.1中医辨证分型论治:(1)肝胃气火交郁型15例。多见急性胆囊炎,常在进食油腻饮食后或半夜发生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

3、,并向右肩部放射,莫菲氏征阳性,伴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重者寒战高热,腹胀,漫黄便结,苔黄,脉数。治宜肝胃双解,泻热导滞。方选大柴胡汤:柴胡10g、黄苓12g、制半夏9g、白芍15g、枳实10g、大黄6g(后下),元明粉10g、郁金15,陈皮9g、蒲公英10g、金钱草15go腹痛剧烈者加金铃了、延胡索;出现黄疸加茵陈。(2)湿热蕴结肝胆型9例。多见于胆管结石急性发作,症见发热、黄疸,右上腹持续性、阵发性绞痛,痛彻右肩和腰背部,右上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伴有恶心呕吐,纳呆腹胀,胸闷口苦发粘,大便不爽,呈灰白色,漫深黄,苔黄腻,脉滑数。治宜

4、清热利湿,理气通腑。方选茵陈五苓散和小承气汤加减:茵陈15-30g>山梔10g>大黄6g>枳实10g、川厚朴5g、白术12g、猪茯苓(茯苓)各15g>黄苓10g、金钱草10g.六一散10go热重者加银花、菊花、蒲公英;呕吐甚者加制半夏、董香、竹茹。(3)痰热瘀阻胆胃型5例。多见肥胖患者,恣食油腻饮食后易发皖胁持续性、阵发性绞痛,心下触之则痛,合并感染者畏寒发热,伴有恶心呕吐,咽干喉梗有痰,纳呆口粘,厌油腹胀,肢体沉重,苔黄腻,脉滑。治宜清热豁痰,理气通腑泻浊。小陷胸汤合四逆散加味:制半夏9g、川连4g、全瓜篓20g、柴胡10g、枳实10

5、.白芍15.甘草6g、黄苓9g、金钱草15g、莱服子15g、陈皮7g、槟榔15go发热重者加山梔、蒲公英;呕吐甚者加蕾香、竹茹。(4)肝郁阴虚胆热型共3例。多见形体消瘦患者。症见右上腹持续灼热性疼痛,发作时痛如火燎,阵发性绞痛,胆囊部位压痛明显,伴有烦热出汗,手足心热,口苦咽干,便结不通,漫黄亦少,舌头裂纹,脉数。治宜滋阴清热,泄肝通腑。一贯煎加黄苓10g、金钱草10g、石斛10g、口芍15g、甘草6g、天花粉10g、槟榔15g。发热者去当归,加山梔、蒲公英。(5)寒热虚实错杂型4例。多见胆管蛔虫病。症见突然发作的剑突下有钻顶样阵发性绞

6、痛,捧腹弯腰,处卧不安,大汗淋漓,吵闹哭喊,突然痛止而安静,伴有饥不欲食,呕吐蛔虫,苔口腻,脉弦紧。治宜寒温并用,安蛔止痛,通腑驱蛔。乌梅汤加川楝根皮15g,槟榔15g,大黄6g。合并感染者去干姜、附了、桂枝、川椒,加山梔、银花、菊花、虎杖、蒲公英。2.2对照组:西药治疗,解痉止痛、抗炎、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等。两组均治疗10天后统计疗效。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治愈:病人右上腹部疼痛完全消失,莫菲氏征阴性或胆囊压痛基木缓解,实验室检测血WBC、GGT、AKP基木正常,半年内无复发。有效:病人右上腹疼痛基本缓解,胆囊轻度压痛或莫菲氏征弱

7、阳性,实验室检测接近正常,不需要处理者。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均无改善者。3・2治疗时间与止痛效果:辨治组治疗时间7〜60天;治愈病例疼痛消失时间2〜7天。对照组治疗时间10〜90天,治愈病例疼痛消失口寸间4~30天。3.3治疗结果:辨治组36例,治愈2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32例,治愈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中药治疗效果好于西药治疗。4讨论胆绞痛属中医“胁痛”范畴。《素问-缪刺论篇》云:“邪客少阳Z络,令人胁痛不得息”。本病多由

8、于邪气侵袭胆腑,瘀阻胆管不通,肝胆失其疏泄,气血运行不利所致。祖国医学认为:胆为六腑以通为用。故笔者采用祛邪通腑,调理气血,逐瘀开痹,而使胆腑通畅,胆压降低,胆管平滑肌痉挛解除,疼痛即会减轻或消失。因此只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