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推拿治疗)

腹泻(推拿治疗)

ID:44294203

大小:38.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腹泻(推拿治疗)_第1页
腹泻(推拿治疗)_第2页
腹泻(推拿治疗)_第3页
腹泻(推拿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腹泻(推拿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婴幼儿腹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是指粪便澹薄,甚至稀薄如水样,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多发于夏秋季节,尤以2岁以下的小儿易发。其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而导致运化失常。如治疗失时或治疗不当,则可造成阴津枯竭,气阳衰备,阴阳两伤,甚至危及生命;久泻迁延不愈,则可严重影响小儿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小儿腹泻,是一个消化道综合征。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省附近调节差,胃酸与消化酶分泌较少,Jiff酶的活力低等特点,因饮食不当,以及肠道内受致病人肠杆菌或病毒等感染,均可引起腹泻,甚者可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引起脱水、酸中毒等

2、危症。轮状病毒是秋季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因。【病因】1、感受外邪小儿脏腑娇嫩,易感外邪,凡暑热、湿困、寒凉等均能引起脾胃功能失去司,造成腹泻。2、内伤乳食因饮食不节或不洁,使脾胃运化去司,不能腐熟水谷,而水返为湿,谷返为滞,水谷水分并走大肠而成腹泻。3、脾胃虚弱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补失养,或大病Z后,而使脾胃虚弱,运化无能,清浊不分,形成腹泻。4、脾肾阳虚脾胃虚及肾,可致肾阳虚冷,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脾阳不足,脾胃运化失常而腹泻。【临床表现】1、寒湿泻大便清稀,泡沫多,色淡,不臭,肠鸣腹痛,小便清长。舌苔白腻,指纹淡红,

3、脉濡。2、湿热泻大便泻下稀薄,急迫暴注,色黄褐,味臭,小便短赤。苔黄腻,指纹色紫,脉数。3、伤食泻大便量多,稀薄,杂有残渣和乳块,气味酸臭,暧气纳呆脫腹胀满拒按,常伴呕叶,矢气,拒按,泻前哭闹,泻后缓解。舌苔厚腻,指纹色紫,脉滑。4、脾虚泻久泻不愈,大便水样,次数频多,食入即吐,色淡,时重时轻,面色萎黄。舌淡苔薄,指纹淡红,脉濡。5、脾肾阳虚大便水样,次数频多,泄泻无度,完谷不化,面黄神奏肢软无力,四肢厥冷。苔薄、脉细。指纹淡。【治疗】1、治则健脾利湿止泻2、推拿治疗(1)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螺纹面做旋推,约30

4、0次。(2)补大肠: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食指橈侧缘自指尖向虎口处直推,约100次。(3)清小肠: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约100次。(4)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螺纹而在小儿的腹部做摩法,约5分钟。(5)揉脐:用掌根或中指端着力,在小儿的脐不做揉法,约5分钟。(6)揉龟尾:用拇指端或中指端着力,于小儿龟尾穴做揉法,约100次。(7)推上七节骨;用拇指螺纹面或食、中指螺纹面自小儿尾椎骨端向命门穴直推,约100次。对丁新生儿腹泻,也可参照此法。寒湿者,加揉外劳宫,推三关,揉天枢。湿热者,加清大

5、肠;推三关,退六腑,推下七节骨。食积者,加清脾胃;揉中脫,搓脐,用食、中、无名指螺纹面着力,搓摩脐腹部,约3分钟,拿肚角。偏于脾虚者,加揉板门,推运内八卦,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掌心四周做推运,约50次,一指禅推或揉小儿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穴,约300次。揉胃俞穴,捏脊,揉足三里。脾肾阳虚者,加一指禅推或指揉小儿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联测旁开1.5寸肾俞,约300次。搽八醪,用掌根或小鱼际着力,在小儿紙部八醪部做擦法,擦至局部发热。【方药】1、寒湿泻蕾香正气散2、湿热泻葛根苓连汤3、伤食泻保和丸4、脾虚泻参苓白术散

6、5、脾肾阳虚参苓口术散加四神丸【注意事项】1、注意小儿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2、乳食节制,不要时饥时饱,过凉过热。3、腹泻时期,吃易消化清淡食物,不食油腻食物。4、患病间遇小儿面色苍口,小便极少,眼眶凹陷、呕吐频繁,纳呆,精神不正常,要配合其他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