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空间特征城市公园空间分布_省略_化选址研究_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

基于建筑空间特征城市公园空间分布_省略_化选址研究_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

ID:44295030

大小:236.6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0

基于建筑空间特征城市公园空间分布_省略_化选址研究_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_第1页
基于建筑空间特征城市公园空间分布_省略_化选址研究_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_第2页
基于建筑空间特征城市公园空间分布_省略_化选址研究_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_第3页
基于建筑空间特征城市公园空间分布_省略_化选址研究_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_第4页
基于建筑空间特征城市公园空间分布_省略_化选址研究_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建筑空间特征城市公园空间分布_省略_化选址研究_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建筑空间特征城市公园空间分布及优化选址研宄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梁爽,范香摘要: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和社交的场所,近年来城市高强度建设使得城市建设用地趋于饱和,高密度的城市建成环境下人们对公园的游憩需求更加迫切。而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深刻影响公园服务效益的发挥。本文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利用GIS多种空间分析工具,通过建筑物数据及POI数据探讨综合公园的空间分布现状,发现深圳市目前综合公园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建筑需求密度和POI密度指向性。但深圳市综合公园总量较为不足,需新增较多数量的综合公园。本文基于建筑物数据及POI数据为新增综合公园提出优化选址建议,为综合公园的未来规划建设

2、提供较好地指导。关键词:综合公园,建筑面积,POI,空间分布,优化选址1引言城市公园作为连接现代城市和自然空间的纽带,在居民的休闲游憩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随着城市密度的不断增大、工作方式的节奏变化、精神压力的程度加剧,现有的城市公园能否满足休闲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的推广,可达性成为研究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有效工具之一。可达性研究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非常直观的揭示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分布,可以清楚地确定公园服务供给过度、匹配和不足的地区。有学者运用网络分析法,结合人口分布,评价公园分布分合理性[42],为城市公园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另有学者利用费用距离加权法,

3、提出空间可达性和服务面积这两个评价指标,对现有的公园绿地进行了空间分布上的评价丨3」。此外,针对公园区位选址的研究较多,例如通过结合GIS与多目标区位配置模型(LA)[气或是构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多目标优化模型抑或是对公园欠缺的区域模拟增加公园绿地斑块[6],从而得出相对优化的公园布局。另有研究基于道路网络对不同类型的公园进行可达性计算,得出4种服务盲点类型:真空盲点、车行服务盲点、步行服务盲点和隐形盲点。根据盲点的不同类型、盲点区的用地性质、自然条件一起指导新增公园绿地的选址[气目前城市公园空间分布研究和布局优化选址研究较为独立,空间分布的分析结果往往不能很好地指导城市公园的优化选址,还

4、需依靠其他模型。同时公园空间分布研究主要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其空间分布没有参照物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将利用多种GIS空间分析方法,以深圳市综合公园为例,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空间分布,并求得综合公园的服务区及服务盲区范围。同时利用建筑物数据及POI数据为本文的综合公园的空间分布分析和综合公园的选址建议提供支持。2研究数据和方法2.1研究区域深圳地处广东省南部,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深圳下辖6个行政区和4个新区: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大鹏新区、自2

5、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全市,其中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为原特区。截至2014年,深圳市域土地面积为1996.7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为968.33平方公里。2.2研究数据本文涉及的数据有深圳市2014年综合公园数据,2014年建筑物普查数据,深圳市部分P0I数据和深圳道路网数据。综合公园数据是依据深圳市2014年的城市绿地调查数据,将深训市综合公园提取出来,同时根据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和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公示的官方公园数据进行查询和比对,最终统计出深圳市目前综合公园有73个。建筑物普查数据包含了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建筑物的基底面积、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以及建筑物的

6、性质等属性。建筑物是人们居住、工作和娱乐的主要场所,建筑物建筑面积越大,建筑内可容纳人活动的场所面积越大,可容纳的人口数量可能性越大。不同性质建筑物活动的人口对公园的需求是不同的。根据不同性质建筑物内活动的人群对综合公园的需求差异,本文将建筑物分为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公共服务建筑、办公建筑、工业建筑及其他建筑,其中居住建筑包括商品房住宅建筑和私宅建筑。表1深圳市建筑物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及常住人口占比0.30—建筑面积占比年末常住人口占比纟宗合公园面卩R占比………建筑基底面积.占比以深圳市各区综合公园面积占比为横坐标,并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各区建筑基底面积占比、建筑面积占比、年末常住人口占比

7、为纵坐标(表1)。深圳市各区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占比与各区常住人口占比总体趋势大致相同,其中各区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占比比建筑基底面积占比更加接近各区的常住人口占比指标,因此用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分布来模拟常住人口分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深圳市部分P〇I(pointofinterest,P0I)数据主要指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代表真实地理实体的点状数据,包含经纬度、地址等空间信息和名称、类别等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