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

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

ID:44297097

大小:7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_第1页
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_第2页
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_第3页
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_第4页
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大专生毕业作业题口专业备牧兽医学习中心四川内江电人奥鹏学习中心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施明华2012年4月24日一、猪蓝耳病的概述3二、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3三、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3四、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3五、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3六、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4(一)病理表现4(二)实验室诊断4(三)病原学检测5七、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预防5(一)隔离5(二)加强饲养管理6(三)净化饲养环境6(四)科学免疫6(五)疫苗使用注意事项6(六)药品预防7八、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治疗7参

2、考文献7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临床控制一、猪蓝耳病的概述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病,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界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母猪流产率可达3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二、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传播迅速。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猪均感染。易感性有一定差异,种猪、生长猪和育肥猪症状较

3、温和。母猪、仔猪症状较严重,仔猪致死率可达80%〜100%。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感染猪能人量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液中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且长期向体外排毒。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与消化道传播——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发现的病例较少。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时,如果饲养密度过人、圈舍潮湿、空气不流通、寒冷、阳光不足、频繁调运、犬气突变等都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与流行;特别是人型养猪场该病发生较多,传播快,舍外散养传播速度慢。母猪产前一周发生早产、流产或生产成绩下降,环境越差,感染越快,1〜3个月后重复发生,呈持续感染

4、,流行期一般70〜100犬,最长4〜6个月。病初呈人流行性传播,有明显“跳跃式”传播,无明显季节性,春季多发,仔猪冬季严重,母猪常年发病。继发细菌及支原体等感染使症状加剧,死亡率增高。三、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病原体多经接触传播,感染猪和康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以通过鼻、眼分泌物、胎儿及了宫甚至公猪的精液排出,感染健康猪。本病主耍通过呼吸道或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猪群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以进行母子间的垂直传播。风媒传播在本病流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气源性感染可以使本病在3公里以内传

5、播。新疫区常呈地方性流行,而老疫区则多为散发性。口、鼻的感染可能是自然感染的途径。康复猪通常不能再发生感染。四、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人工感染潜伏期为4〜7d,口然感染一般为14d左右。母猪发病首先表现为和神倦怠、厌食和发热。妊娠后期易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重新发悄现象,往往引起母猪不育和产奶量卜降;少数猪耳部发紫,皮现一过性血斑。有些发病母猪斤期出现斤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2〜28FI龄仔猪最易感,症状明显,发病率可达10%。死亡率高达80

6、%,早产仔猪在出生时或几大内死亡。人多数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有些病仔猪耳发紫,躯体末端皮肤发纟II。育肥猪主要表现为眼脸肿胀、结膜炎、腹泻和肺炎症状,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公猪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精神不振、呼吸急促、运动障碍、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射精量减少。五、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猪蓝耳病可见其耳尖、四肢末端、尾巴、乳头和阴户等部的皮肤呈蓝紫色;病程稍长者,可见整个耳朵、颌卜)四肢及胸腹卜•均呈现紫色,耳壳等部的表皮有水泡、破溃或结痂,头部水肿,胸腔颌腹腔有

7、积水。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发生于肺脏,主要以间质性肺炎为特点。眼观,肺脏膨满,表面有人小不等的点状出血,尖叶和心叶部有灶状肺泡性肺气肿并见淤斑,肋膈血间质增宽、水肿,有红褐色淤斑和实变区。肺切面上见血管断端有凝固不全的血液,支气管断端有少量含泡沫的液体。镜检,肺组织以多中心性间质肺炎为特点。病初,炎灶内浸润多量巨噬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帅泡上皮和受累的支气管上皮脱落,帅泡膈的增生变化较轻,形成卡他性肺炎的变化;很快,肺泡隔中的结缔组织明显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帅泡隔増厚,肺泡腔变小或消失,被增生的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典型的间质性肺

8、炎变化。所产死胎或弱仔猪胸腔内有大量清亮液体。其他器官的病变,除了一些非特界性变化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小血管通透性增人或发生纤维素性坏死而引起的水肿;另一是于继发性感染的有关病变,如继发霍乱沙门氏菌感染时,可见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时,则肺脏病变加重,常伴发有纤维性肺炎病变;继发链球菌或伪狂犬病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