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天灸治疗的申请

开展天灸治疗的申请

ID:44298959

大小:166.5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0

开展天灸治疗的申请_第1页
开展天灸治疗的申请_第2页
开展天灸治疗的申请_第3页
开展天灸治疗的申请_第4页
开展天灸治疗的申请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展天灸治疗的申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开展中医天灸治疗与中医脐疗的申请综合门诊及前古镇卫生室开诊以来就诊量逐渐增多,开始有固定的就诊群体,忖前的诊疗手段以口服药物、药物输液治疗为主,超声雾化、耳穴压豆等治疗为辅,为增加诊疗手段,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现提出开展天灸治疗与中医脐疗的申请,请领导审阅。天灸治疗一、天灸的相关问题(一)概念天灸是指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敷后皮肤可起泡,或仅使局部充血潮红。因天灸的药物是自动透到人体皮肤或俞穴中,所以乂称“口然灸”或“口灸”。又因天灸是不用任何热源而进行灸治的方法,又称“无热灸”或“冷灸”。“三伏天灸”、“三九天灸”是药物发泡疗法与时间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一年中阴阳消长的

2、极点莫过于三伏、三九,其分别是四时阳气、阴气最盛的时刻,故亦是养阳、养阴的最佳时刻。三伏天人体阳气旺盛,此时是使用温阳药物驱逐寒邪的最佳时期。而三九天人体阳气潜藏在内,卫表之阳气不足,此时应使用温阳药物外贴皮肤可使卫表之阳气充足,从而提高抗病力。(二)优点1、血药浓度处于稳态,药物副作用低;2、不经过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3、避免多剂屋给药,使多数病人易于接受;4、能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5、能允许随时移去药源。6、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具有较好的应用发展前景。(三)适应证内、夕卜、妇、儿各科疾病。1•呼吸系统: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2.消化系统

3、疾病:肝炎、慢性胆囊炎、冒肠功能紊乱、溃疡病等。2.外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等。3.皮肤病:白瘢风、银屑病、尊麻疹、硬皮病、神经性皮炎、寻常'疣、斑秃等。4.妇科: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等。5.其他病症:梅核气、痛经、痹证(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驟炎)等。其中,尤以塵塞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等为宜。(四)禁忌证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2.孕妇、血证、发热者。3.皮肤对约物特别敏感者。(五)治疗季节的选择夭灸疗法适用任何时间、季节。但最好选在三伏天,其次为三九天治疗。《针灸学辞典》“三伏,时令名。为农历一年屮最热的时

4、期,约当七月中旬至八月屮旬,分初、中、末三伏。即夏季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刘屡《释名》”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针灸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疾患,乂称“伏针、伏灸。三九天:农历冬至为-•九,九夭后为二九,再过九天为三九。根据门诊接诊患者的疾病类型及天灸治疗的特点,拟首先开展呼吸系统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疾病的治疗。二、天灸的具体操作(一)药物制备1、以清代《张氏医通》治哮喘方为基础,加用麝香。将白芥了、细辛、甘遂、延胡按4:4:1:1比例共研细末(80目)备用。2、新鲜老生姜用榨汁机绞汁,现配现用(姜汁在4〜5°C低温下低温保存下不超过4

5、8小时,常温中暴露在空气中姜汁有效使用时间为不超过2小时。3、把药末、姜汁按照一定比例(每10g药末加入15ml姜汁)调和,并制成1cmXlcmXlcm大小的药饼,药饼质地干湿适中,再入麝香少量(2〜3轍),用5cn?胶布贴于穴位上。(-)収穴原则:选用膀胱经背部穴位及任脉穴位來治疗:①肺俞是肺Z背俞穴,可宣肺止咳、行气平喘,乃治疗咳喘Z耍穴;胃俞是胃Z背俞穴,可健脾化湿、补气降逆;志室可补肾益精、利水渗湿;膻中为幕穴、八会穴之一一气会,可调理气机、化痰平喘。②脾俞是脾之背俞穴,可健脾化湿、补气降逆,风门有祛风解表、宣肺化痰之功用,膏肓俞有宣肺平喘、舒筋活络的功用,天突可止咳平喘、宽胸理气。

6、③肾俞是肾Z背俞穴,可壮肾益精、纳气定喘,定喘穴有止咳定喘化痰之功,心俞是心Z背俞穴,可宽胸理气、宁心安神;中皖为幕穴、八会穴Z—腑会,可理气化痰、健脾平喘。三组穴位相配均有补益肺脾肾、理气平喘的功用。(三)穴位定位;①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与第4胸椎棘突之间凹陷部的外侧1.5寸处。胃俞:在背下部,第12胸椎与第1腰椎棘突Z间凹陷部的外侧1・5寸处。志室:在腰部,第2与第3腰椎棘突Z间凹陷部的外侧3.0寸处。膻中:在胸前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②脾俞:在背下部,第11与第12胸椎煉突之间凹陷部的外侧1.5寸处。风门:在背上部,第2与第3胸椎棘突之间凹陷部的外侧1.5寸处

7、。膏肓:在背上部,第4与第5胸椎棘突之间凹陷部的外侧3.0寸处。天突:在颈部,前正小线上,胸骨上窝屮央。③肾俞:在腰部,第2与第3腰椎棘突之间凹陷部的外侧1.5寸处。定喘:在背上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心俞:在背部,第5与第6胸椎棘突之间I叫陷部的外侧1.5寸处。屮脫:在上腹部,前正屮线上,脐屮上4寸。(四)操作方法(1)病人背对医生,釆用坐位或站位,暴露苗部,要求背部皮肤干燥不湿润;汗液多时可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