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

脑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

ID:44300455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脑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_第1页
脑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_第2页
脑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_第3页
脑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脑脓肿的CT和MRI影像学诊断摘要目的:提高对脑脓肿CT、MRI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脑脓肿患者行CT和MRI检查,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结果:CT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增强后脓肿包膜呈均匀环状高密度带,脓肿屮央密度不变:MRI表现脓肿屮央区在T1和T2加权成像均为低信号,包膜则为边界清楚的高信号环,所有脓肿壁上均有一光滑的低信号“暗带”,增强扫描见脓肿壁呈厚度均匀的环状强化,内缘光滑。结论:脑脓肿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敏感、准确、快捷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部位脑脓肿的诊断。关

2、键词脑脓肿诊断CTMRI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收治脑脓肿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9〜68岁,平均31.6岁;就诊时间发病3天〜2个月。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征(14例,46.66%),发热(15例,50%),肢体偏瘫(6例,20%),其他症状有意识障碍、颅神经麻癖、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及精神异常等。均经头颅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临床明确诊断为脑脓肿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抗感染治疗结果证实。脑脓肿病源:耳源性脑脓肿6例,血源性4例,鼻源性2例,外伤性8例,隐源性10例。影像学方法:使用GEsytec1600全身CT和GEProsPeedell双

3、层螺旋CT机,以0M线或0ML线为基线轴位平扫。扫描层厚与层距为5~10mmoMRI采用安科公司生产的ASM-016P磁共振仪,常规SE系列,常规增强扫描,作TIWI矢、冠、轴三个方位扫描。病灶形状:30例经CT平扫和增强检查,其屮10例经MRI检查,而得到定位及(或)定性诊断。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占位效应不明显6例(20%);注射造影剂后,无明显强化2例(6.66%),斑片状、脑回样强化4例(13.3%);平扫表现为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20例(66.66%),其中6例(20%)内有液气平面,周围伴较规则、等级稍高密度厚壁,壁厚薄不一,壁厚1〜3nm)者18例(

4、60%),壁厚3〜6mm者12例(40%),最外围为片状低密度水肿区,注射造影剂后,包膜呈环形强化,圆形厚壁空洞影。MRI平扫示病灶中央呈低T1W1、高T2W1信号有环形的高或稍高信号的壁,增强后壁强化明显,更加明确,病灶中央无强化。病灶部位:病灶均以顶叶及各叶交界区为主。位于额叶12例,顶叶7例,颍叶6例、枕叶3例、小脑半球2例。30例中单发脓肿21例(70%),多发9例(30%);脓肿直径VI.5cm21例,1.5~4cm4例,>4cm5例。讨论近年来,虽然脑脓肿总体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仍有一些缺乏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病例因诊断不明而延误治疗。典型临床表现应具有发热、头痛及

5、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三联征,本组仅有9例(27%),与文献报道28%相符。值得注意的是木组50%体温始终正常,头痛占46.66%,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占30%,故临床应高度警惕不典型脑脓肿。由于许多患者不规则使用过抗生素,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而且环形强化脑脓肿与其他脑内环形病变[1]需要鉴别。脑脓肿部位:血源性感染多发生在大脑半球,以大脑屮动脉供血区为多见,耳源性感染则常发生在同侧额叶或小脑,脓肿可分为单房单发、单房多发、多房多发等不同形态。影像学表现:脑脓肿CT和MRI表现已被众多学者所描述[2]。早期脑炎:CT平扫为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区,边缘模糊,占位效应明显,增强后早期可见不完整的强化环

6、,延迟吋环壁逐渐增厚,中心低密度逐渐缩小,并可出现结节状强化,有的邻近有脑回状强化,外周低密度水肿带明显;MRIT1像上屮心略低信号,边缘不清,周围为低信号水肿带,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脑室可见受压;T2像上中心为高信号,并与周围高信号水肿带融为一体,周围脑组织灰质和白质正常对比度消失,增强时多为不连续环状强化。晚期脑炎:CT平扫为低密度区中有略高密度环影,增强扫描可见完整的环状强化,延迟扫描与早期脑炎相似;MRIT1像上可见与脑脊液相似低信号区,边界不清,周围为低信号水肿;T2像上中心为似脑脊液样高信号灶,周围可见指状水肿,范围更广泛,周围脑组织灰质和口质正常对比度消失,增强扫描可见

7、完整的强化环。早期包膜期:CT平扫见低密度灶中间有一完整的略高密度环,增强扫描可见完整的强化环,延迟扫描病灶中心不强化;MRIT1像上中心为略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区,其外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环状影,周围为低信号水肿带;T2像上高信号坏死灶周围有一低信号暗带,壁薄,光滑不连续。晚期包膜期:CT和MRI和邻层面出现小结节性强化灶具有特征性,其病理基础是由于脓肿内压力过高,使脓肿壁薄弱区破溃而形成“了脓肿”,而脓肿中心坏死区内压力…般较低。最近报道,磁共振灌注加权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