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立法寻租”现象【论文】

剖析“立法寻租”现象【论文】

ID:44300677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剖析“立法寻租”现象【论文】_第1页
剖析“立法寻租”现象【论文】_第2页
剖析“立法寻租”现象【论文】_第3页
剖析“立法寻租”现象【论文】_第4页
剖析“立法寻租”现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剖析“立法寻租”现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剖析“立法寻租”现象作者:小小小摘要“寻租”这个话题大家都不陌生,但“立法寻租”这样一个隐蔽性强但对人们H常生活乃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大的问题却没冇得到应冇的关注和批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立法寻租”现彖,商议解决对策,并由此引出立法上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即立法的民主性,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关键词立法立法寻租立法民主“寻租”这个词语在当前学术界也算是个热门,在经济学界,“寻租”(rent-seeking)又称“直接的非生产性寻利”(DUP)。“寻租”活动就是非生产性追求利益的行为,是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阻碍生产要索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和自由竞争的办法

2、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的行为。在屮国,“寻租”的概念是和腐败联系在一起的,各种利益集团或个人通过贿赂等不止当手段干预公权力,以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一、“立法寻租”问题的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了解到的“寻租”现象一般都是“行政寻租”,即以直接的行政干预的方式來迎合利益集团的要求。对于更隐蔽的“立法寻租”现象我们关注得不多。事实上,这一现彖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我们国家政治经济现实状况决定了在过去一段很氏时间内,“立法寻租”问题得不到关注。主要原因有四:一、党的一元化领导,强化了行政主导型社会,法律始终只被当作一种控制社会的手段,被行政吸收或者包容了,人们习惯于生

3、活在“父母官”的庇护下;二、我们国家的立法体制自身的局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木政治制度,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可以说宪政架构是以“立法至上”为标准的,但是由于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的局限以及活动的非常设性,使得人大的权威大大降低,立法活动无法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三、长期以来国家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计划经济休制下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在在立法领域进行“寻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寻租”这一问题通常是和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联系在一起的。四、公共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国家对新闻岀版活动实行

4、了严格的审查制度,许多重要信息被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名义而封禁起來,特别荒唐的是,对于立法活动这样本來应该具冇最大公开度的活动也常常被封锁消息,很多法律都是在多数人不知情的情况卜•,“空降”而生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对经济主要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我们所熟知的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法制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空前重视,一大批法律法规被制定,每年还有很多法律法规被列入立法规划中。据统计,截至1994年6月底,全国各类现行有效的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共计1581件,而其中1978年1

5、2月以前的仅有12件。在经济一切“优先”的时代里,作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保障一一法律也相应得到了大发展,立法上的一举一动已经开始能影响到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利益集团开始介入其中,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干预立法活动,以从源头上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提供“合法”的保障。二、当前我国“立法寻租”现状及表现在我国当前立法活动中,“立法寻租”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门“打架”、争权夺利;二是立法过程屮强势集团的身影越来越多,而弱势群体和其他阶层处于被排挤边缘化的状态。对于第一种,立法“部门化”的现象,很多人已经有所了解。部门之间互相争权夺利已经是

6、公开的秘密,最典型的莫过于《公路法》中“开征燃油税”的问题以及《反垄断法》的起草。1997年7月3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公路法》,提岀“公路养路费改为燃油附加费”,拟于1998年1月1口起实施。但随后国务院提出的公路法修正案(草案),却两次未获人大常委会通过。1999年10月31F1,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十二次会议,最终通过了《公路法》修止案后,就不断传闻即将实施燃油税,但是又不断地宣布延后执行。至今将近5年时间过去,人大已两次换届,我们反而看不到出台的希望了。其屮的关键是各利益主体Z间博弈所带来的平衡与再分配问题。燃油税问题涉及到税务部门,交通部门,国

7、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庞大的地方政府等各方的利益,都想把握改革的主动权,为了争夺《公路法》修正案的起草权,而争得不可开交。显然很大程度上,里面有“部门利益”在作祟。从2004年开始,被看作市场经济重要指标的《反垄断法》加快了立法进程。然而,专家称这部呼声日高的法律“今年出台希望不大”o原因在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都高调“问津”《反垄断法》的立法工作,造成“群龙无首”,使这部法律的岀台受阻(1月11H《北京晨报》)。《屮国青年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干脆用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比喻,《反垄断法》是中国八届、九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确定的立法项目,1

8、0年前就由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起草形成了法律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