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澄临床经验

石海澄临床经验

ID:44304027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石海澄临床经验_第1页
石海澄临床经验_第2页
石海澄临床经验_第3页
石海澄临床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石海澄临床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海澄临床经验石海澄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IR678.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57-02冇海澄主任医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湖南省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石氏年少时师从当地名中医刘绍裘,悬壶10余年,又转习西医两年,临证取两者之长,疗效显著,笔者跟师学习多年,对老师临证经验很有体会,现对其经验、学术思想总结简介如下。1病证结合分期辨治病证结合,分期辨治。石师认为中医多在宏观上认识疾病,治疗上侧重于

2、整体宏观,对于改善体质、功能状态具有明显优势,但忽视微观状态和局部病理特点。因此,当疾病处于潜伏期或不表现出典型症状时,诊断辨证就十分困难,从而使治疗缺乏特异性和针对性。现代西医从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以及更深的层次来认识病理状态,重视局部病变和形态结构,治疗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和针对性,但忽视了整体状态,对改善体质及整体功能效果不明显。人是一个物质和功能、宏观和微观相统一的的有机体。因此,临床必须把西医诊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才能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徐灵胎云:“有一病必有一主证”,这里的证是

3、指病机病理。任何疾病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病理变化,任何症状及疾病的发展变化都是基本病理变化的表现,随着病理的不断演变,其表现又有所不同。故病证结合必须按病理变化的规律和阶段性特点进行辨治。如石师治疗乙型肝炎,认为核心病理是乙肝病毒对肝脏损害,治疗主张审证求因,治证抗毒。但乙肝的发展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早期主耍是病毒侵袭,损伤肝脏,邪实为主,湿热为重,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随着病情发展,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呈现肝郁脾虚,治疗上以扶脾养肝、疏肝解毒为主。后期累及脾肾,脾肾亏虚,常夹气滞血瘀,治以健

4、脾益气、补益肝肾、理气活血为主。他分别拟定了乙肝解毒汤、病毒清汤、扶脾养肝汤、玄驹肝宝汤、乙肝康复汤。2攻邪养正调和气血《内经》认为:“止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治疗上倡导攻邪养正。后世医家据此各有发挥,张从正力主攻邪法,《儒门事亲》云:“邪Z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化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Z,真气未胜而邪气已交驰横鸳而不可制矣…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张介宾说:“正已夺而邪方盛者,将顾其正而补之乎?抑先其邪而攻之乎?

5、见有不的,则四省细致,此其所以宜慎也。夫正者本也,邪者标也。若正气既虚,则邪气虽盛,亦不可攻,盖恐邪未去而正先脱,呼吸变生,则措手不及。故治虚邪当先顾正气,止气存则不至于害。”石氏博采诸家之长,认为感邪发病,既有正气已虚Z内因,又有邪气伤正Z变,邪不去则正难复,正不复则邪难拒。疾病不仅存在典型的正虚证、邪实证,而冃存在隐虚证、急虚证、隐实证,总以虚实夹杂为特点。隐虚证是发病的基础,主要指脏腑功能低下、气血不足、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只有通过相关检查才能被发现。由于隐虚证的存在,则不耐邪气,极易感受邪气

6、为病。邪气盛实,损伤正气则由实致虚,则形成急虚证。当正可抗邪吋,或邪微不足以即吋生病,则不表现为典型的临床症状,此吋邪气伏于内,则形成隐实证。隐实证见于疾病潜伏期,如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疾病由于脏腑功能不足,气化低下,则痰湿内生和气血运行无力,从而气滞血瘀和痰湿内阻,見易感邪为患,由虚牛成实,发展到一定阶段则痰湿壅盛、瘀滞明显,从而表现出典型的实证重症。故石氏认为治病自始至终当攻补兼施,邪盛者攻邪为主,佐以护止;止虚为主者,扶止为主,佐以攻邪。如治乙肝属湿热证Z乙肝解毒汤重用黄罠,脾肾亏虚证之玄驹肝宝

7、汤重用茵陈。气血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石师认为无论外邪入侵,还是七情内伤,皆可影响气血运行和气血生化。外邪入侵,损伤脏腑经络,直折气血,则气血受损,运行不畅。寒则气敛血凝,热则气泄血热,湿则粘滞静脉营血,风中则动摇气血。脏腑受损,功能低下,一则生化不足,导致气血乏源而虚弱。二则气血运行失常。心损鼓动无力和运行失常,血运不畅;肺损则百脉失朝和宣布无权;肝损则疏泄失职,气机不利;脾损则运化不利,生化不足,摄血无权;肾损则元气失固,气化乏源,精血不生。故无论何种疾病,其病理变化不离气血,攻邪养正乂当

8、以调和气血为目的。邪盛者攻邪以安气血,正虚者扶正以养气血,务使气血调和、气血旺盛、运行通畅。石师临证,热病佐用牡丹皮、赤芍、丹参、柴胡凉血和血,寒凝者佐以当归、川茸、丹参、木香温行气血,久病入络则佐以当归、丹参、鸡血藤、香附理气通络、活养相兼。如治高血压,以自拟活血通脉稳压汤为基木方调和气血;治胃病之龙山胃乐汤,药用陈皮、丹参、三七;治乙肝Z各方均用丹参、柴胡;均佐以理气活血。3善用草药和大方治奇疾石师认为人工种植之药材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受经济利益驱动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