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ID:44304940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_第1页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_第2页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_第3页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节昔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神经节莒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节莒脂(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GM-1组和对照组,在同时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GM-140mg或胞二磷胆碱0.75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GM1组及对照组N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GM1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GM-1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关

2、键词脑梗死神经节营脂疗效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莒脂是位于细胞膜表面的一种含唾液酸的糖鞘脂,主耍位于双脂层的外表而,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尤为丰富。外源性GM-1进入血液后,与脂蛋白结合并由其运输,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高度局限于受损的病灶区域。嵌合于神经细胞中,参与受损神经的重构过程,从而保护神经细胞,并促进其功能恢复。2006-2007年我们采用GM-1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系初次发病或既往未遗留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的再次发作的脑梗死患者6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3、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对伴随疾病均给予相应的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将GM-14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Hl次,共2周;对照组将胞二磷胆碱0.75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疗效评定:根据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定疗效。①基本痊愈: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1分以上,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20分,病残程度1〜3级。④无效:神经功

4、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8分或增加9分以上,甚至死匸。观察项目: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统计学方法: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❷2检验。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5.1分,治疗后11.6±4.6分;对照组分别为18.2±4・8、14.6±4.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基本痊愈14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o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5、・05)o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讨论脑梗死的病因病理: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黏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高脂血症以及血管壁病变如结核性、化脓性、梅毒性病变及钩端螺旋体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动脉炎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血管的分叉、弯曲处,故脑梗死多发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主要分支、颈内动脉的虹吸部及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等。病理方面,脑动脉闭塞6小吋以内脑组织改变询不明显,8-48小吋缺血的中心部位软化、组织肿胀、坏死。

6、灰、白质界限不清,镜检见组织结构混浊,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周围可见液体或红细胞渗出。动脉阻塞2~3天后,周围水肿明显,7~14天病变区明显变软,神经细胞消火,脑组织开始液化,吞噬细胞大量出现,星形细胞增生。21〜28天胶质细胞及毛细血管增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中风囊。②分水岭脑梗死:常见病因与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相似,病变部位位于相邻血管供血区之间的分水岭区或边缘带。③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与以上和同,但病变血管多为直径100〜400pm的深穿支动脉,故病灶多位于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桥脑基底部及辐射冠等,病灶直径一•般为0.2~15mm,

7、由于软化坏死组织被吞噬而残留小空囊腔,多个囊腔存在,即呈腔隙状态。发病率相当高,占脑梗死的20%〜30%。④脑栓塞:引起脑栓塞的原因很多,按栓了的來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来源不明。急性脑梗死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脑缺血、缺氧造成的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钙过量内流、氧自由基反应等一系列缺血性代谢紊乱连锁反应,是导致缺血性脑损害的中心环节。冃前认为,脑缺血后脑组织出现乳酸酸中毒,可致ATP和磷酸肌酸耗竭;细胞内钠、钾泵功能损伤可致Ca〈sup〉2+〈/sup>内流增加,自由基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