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文本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文本

ID:44306206

大小:387.3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文本_第1页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文本_第2页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文本_第3页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文本_第4页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文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技术的规范化整理与研究(赵东奇松原市中医院)1>项目简介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解剖知识,通过长期临床研究建立起来的一种鲜明中医特色的疗法,经过研究证明推拿疗法的近期临床痊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5%,较药物(独活寄生汤)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其痊愈率20%),且本法属于一种物理疗法、自然疗法,本身具有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优点,操作简便,经济适用,易于被基层医院接受。因其操作简单,有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及操作技术,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费用少,患者易于接受,所以有利

2、于本技术推广应用,因其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那些缺医少药农村地区,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2、疾病简介2.1、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属中医“肩痹”、“肩凝”、“筋伤”等范畴。好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右肩,有自愈倾向,预后良好。2.2、肩周炎临床上以长期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是年老体衰、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失所养、风寒湿外邪侵袭或劳累闪挫瘀阻于络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拘急而为肩痹;西医认为,其发病主要为肩关节的关节囊的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

3、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肩部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肩关节的活动所致。2.3、肩周炎分期(参照孙树椿、孙Z镐主编《屮医筋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拟订(1)、急性期(早期、漏肩风期),病程约1・2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重,肩关节活动受限轻,是rtr丁疼痛使肌肉痉挛、韧带、关节囊挛缩所致。(2)、粘连期(中期、冻结肩期),病程约2-3个月,此期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此期肩部软组织广泛粘连,故活动范围减少,外展及前屈时肩胛骨随之摆动而出现耸肩现象。(3)、缓解期(后期、眉凝症期),此期随着启

4、关节逐渐解冻,因疼痛减轻,关节囊韧带挛缩,肌肉痉挛逐渐消除,而功能日渐恢复正常。3x诊断标准3.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践技巧》专业技能篇[七]P60)3.1.K肩部疼痛:急性期疼痛剧烈,常因惧怕疼痛而不愿过多使用患肢;震动、触碰等均引起不能忍受的疼痛,夜间疼痛加重,痛醒后需要起床活动才能入睡,慢性期肩关节疼痛减轻,但活动受限明显。3.1.2、运动功能障碍:急性期因疼痛出现主动运动障碍,慢性期呈“冻结”状态,患肢不能洗脸梳头、穿脱上衣困难,严重者不能叉腰

5、插袋,甚至影响大小便。患肢在运动时会出现明显的扛肩动作。3.1.3、肩关节广泛压痛,肩峰下、喙突、冈上肌、四边孔,三角肌止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处均有压痛。后期会出现方肩畸形。3.1.4、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有的可见肩峰,大结节骨质稀疏或结节间沟密度增高。肩关节造影有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皱折消失。3.2、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拟定风寒湿痹证主症:肩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兼症:气短懒言、U!肢乏力腰腿疼痛或头晕眼花,心悸耳鸣、舌淡苔白、脉象细弱。4、适应症4.1、符合诊断标准,中医症候诊断为轻中度者。4.2、年龄40

6、岁以上,65岁以下。4.3、不伴有糖尿病史,类风湿病史、心脏病史或结核病史者。5、禁忌症5.1、年龄在40岁以下,65岁以上。5.2>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5・3、肩关节脱位,骨折及中风后遗症。5.4、肩关节结核、肿瘤。5.5、颈性肩痛,胸腹部内脏疾病引起的反射肩痛5.6、臂丛麻醉下粗暴手法松解粘连肩关节未愈者。5.7、多次封闭及针刀治疗无效者。5.8、哺乳、妊娠期妇女及精神病患者6、技术操作方法6.1、器械准备只需40CM高按摩凳一个。(1)、〈治则〉滑利关节(2)、〈手法〉(3)、〈穴位〉月俞穴定

7、位标准早期:疏筋活血、通络止痛,屮后期:松解粘连、6.2、详细操作步骤摩法按法揉法点法拿法拨法扳法摇法肩井肩禺肩前肩贞阿是穴(杨甲三主编《月俞穴学》上海科技出版社83.08)肩井: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之中点。肩禺: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前:又称肩内陵,经外奇穴,腋前皱臂上一寸。肩贞:腋后皴臂上一寸。4、〈操作手法〉A、以肩部疼痛为主者,采取以下术式⑴、患者端处,患肢自然下垂,医者立于患侧施单掌摩法于患肩治疗3分钟,以化瘀止痛。要求:操作者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口

8、然伸直,用力轻柔,用掌根逆时针施术,频率每分钟80次左右,术后有温热感透入肩部。见图1(图1)(图2)⑵、接上势,先以掌根按揉患肩2分钟,以通络止痛,继以拿法施术于肩井、腋后区、三角肌处各2分钟。要求:按揉用力耍轻柔,动作要协调有节律,逆时针方向施术,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拿法操作时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柔和而有连贯性,术后肩部有酸胀舒松及温热感。见图2—4⑶、接上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