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与修复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与修复

ID:44306302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与修复_第1页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与修复_第2页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与修复_第3页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与修复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与修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与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诊断与修复[摘耍]目的通过对四肢主要血管损伤98例的诊治分析,探讨四肢主耍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显微修复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98例,其中直接血管吻合55例,自体静脉移植修复22例,单纯修复21例。结果治愈91例,截肢7例。结论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早期修复损伤血管有助丁降低截肢率、恢复肢体功能;缺损大于3cm应作静脉移植;术后注意骨筋膜间隙综台征的发生并及早切开减压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肢体坏死的关键。关键词:血管肢体损伤显微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示码:B文章

2、编号:1005-0019(2008)3-0051-02随着交通、工业等的发展,四肢主干血管的损伤越来越常见,并常伴有肢体其它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如果不早期手术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治疗,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而且还涉及到伤肢的存活和功能恢复的关键问题。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98例,现将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98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7岁,平均31岁。致伤原因:锐器伤16例,交通伤43例,重物挤压伤13例,机器绞伤12例,高处坠落伤6例,枪弹贯通伤5例,爆炸伤3例。其中股动脉损伤36例,❷动脉损伤18例,肱动脉

3、损伤35例,腋动脉损伤9例。血管损伤类型有离断,挫伤栓塞,撕裂伤。伤后吋间从1-24小吋不等,并有合并骨折47例、失血性休克15例。1.2治疗方法本组98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疑有血管损伤及肢体血运障碍的患者即行手术治疗,其中对血管损伤行端端吻合56例,自体静脉移植35例,单纯动脉修补17例,血管修复术后再探查7例。2结果本组98例,91例肢体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肢体得以保留、恢复功能。其中有随访者72例,随访吋间6个月〜5年,平均1年10个月。随访者中57例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5例肢体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6例为骨折愈合不良,5例为肌肉部分坏死、缺损、变性或挛缩,4例为

4、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功能无明显恢复。本组截肢7例,截肢率为7.14%,均为外地医院转来的下肢主干血管损伤,伤后时间已超过12小时,术后虽然恢复血供,但是由于缺血时间长,肢体肌肉发生缺血坏死,毒素吸收而被迫二次手术截肢。3讨论3.1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特点及早期诊断对四肢的创伤,要警惕血管损伤的可能,及早对血管损伤程度做出诊断,才能为血管修复争取吋间,挽救肢体。早期诊断方法可根据外伤史和临床检查、或者多普勒血流检测等做出正确判断。“5P征”是肢体缺血的典型体征,是诊断四肢血管损伤的主要依据口]。Doppler超声检查对血管损伤的程度和血管重建后通血情况的判断有临床意义,其决定着治疗方法和

5、愈后。,判断不清,积极的早期手术探查也有积极意义,尤其是❷部主要血管损伤病例,尽管主要血管已完全断离或部分断离或血管严重挫伤,肢体远端仍可触及动脉搏动以及毛细血管充盈,通过侧支循环,或血管搏动传导以及血管挫伤早期血管未形成血栓栓塞前仍有部分血循环〔2),但这些循环是不足以维持肢体的有效循环,容易导致延误手术时机,造成肢体坏死功能障碍,影响预后。3.2手术方法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急诊手术,伴有骨折的先固定骨折,修复损伤的肌肉,Z后探查显微外科修复损伤的动脉,采用6-0或8-0无损伤线直接端端吻合,采取屈曲关节、游离血管后仍无法宜接吻合的则采用大隐静脉移植,口径相差悬殊的采用雨披式缝合〔

6、〔3))。一般认为缺损为3厘米以上的采用静脉移植〔〔4〕,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术中具体情况而定。血管纵形裂伤(小于1.5cm)或横形创口1小于血管周径1/3的,采用血管修复术。术中同时修复损伤的神经,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3.3注意事项血液循环重建的时限,一般认为6~8h以内属安全期,随着时间的延长,手术的成功率明显下降,合并症也将明显增加,超过12小时重建血循环成功率下降,截肢率明显上升〔5)。从解剖学看,上肢的侧支循环远比下肢丰富,且很少发生变异,不易发生肢体坏死。但损伤吋间不是绝对的,为挽救肢体,有超过12小时的患者我们也进行了血管的显微修复,其中多数病例均为外地医院转来,吻合血

7、管后恢复了肢体供血,多数恢复效果理想,但部分病例因缺血时间长,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骨折愈合不良和神经功能不恢复等并发症。其中完全坏死7例,术后出现全身并发症后截肢。对于缺血吋间超过8小时,肿胀明显的术中性预防性的切开减压,可以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对于没有术中预防性切开减压的患者,术后需要仔细观察肢体的血运及肿胀情况变化,必要吋及时切开减压,避免肿胀加重影响肢体供血造成肌肉坏死而影响功能恢复〔6〕。参考文献[1]刘建寅,程绪西,高雁卿,等•四肢血管损伤313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