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

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

ID:44308480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_第1页
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_第2页
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_第3页
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_第4页
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页岩气革命、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应对策略近十年来,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气势浩大的能源革命,就是页岩气的生产量提升了十多倍,正在成为美国天然气的主力,并使美国在2009年超越俄罗斯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从人类历史看,每一次能源结构的变革都带来一轮新的经济繁荣。页岩气革命,为美国再工业化提供新的动力,也将给世界工业版图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看待页岩气革命对美国再工业化的影响,以及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一新变化,是本文需耍回答的问题。一、“页岩气革命”的由来页岩气,是从页岩层屮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2、页岩气常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怪源岩地层中,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以稳定的速率产气。rti于页岩气存在于富有机质泥贝岩及其夹层中,并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因此其开采难度一直较大。20世纪90年代,开采页岩气的水力压裂法和水平井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使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采成为可能。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122亿立方米,仅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2%。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达到1428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3.3%o至2011年史是达到1800亿立方米和25%。据ICFInternationa

3、l和美国洲际天然气协会的预测,到2035年,页岩气在美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占比将提升至47%。页岩气革命使石油在美国一次能源消费屮的比例下降很快。2010年美国石油消费比重已经降至37%左右,比2003年降低11个百分点。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会降至31%。页岩气革命还使全球天然气价格暴跌,从2004年到2009年,天然气从每百万热值单位10美元下降至3美元。页岩气是一种相对丰富的能源。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美国拥有技术可开采天然气储量超过49.38万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致密型砂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储量占60%oEIA预测,美国页岩气将在

4、2011-2035年之间持续增长,在2035年,页岩气产量将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9%。页岩气革命还使美国开始出口天然气。2012年4月,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切尼尔能源公司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申请,这是40多年来美国第一个天然气出口项目,也是近年來美国页岩气革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显示,2025年美国或将产生0.84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贸易顺差。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去工业化”,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地理优势及其消耗型的产业在全球进行再配置,仅保留了美国控制的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制造业,使美国制造业占GD

5、P的比重从2000年的14.2%降至2010年的11%,服务业就业人数也大幅度下降。之后,美国开始提出“再工业化”的战略,但是,由于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经济在金融业的推动Z下快速增长,“再工业化”战略并未得到充分重视。金融危机后,页岩气革命使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交通燃料等生产要素价格和多种化丁原料及基础产品价格都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强劲推动了制造业的冋归,“再工业化”有了实质性进展。(…)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美国政府认为,制造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能够通过创造就业和出口产值为国家创造财富,有效解决双赤字问题,并开始对美国的制造业进行全面评估。2003

6、年,美国制造业联盟发布了《结构成本如何损害美国制造业员工和竞争力》的报告,分析了美国、墨西哥、FI木、徳国、中国、英国、韩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成本构成,比较了上述国家制造业在税负、雇员福利、能源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成本,指出降低上述成木是复兴美国制造业不可缺少的措施。同年,美国劳工联合会发布了《复兴美国制造业》的报告,报告分析了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性面临的危机,报告指出制造业是美国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也是维持国防和国土安全不可缺少的基础。制造业不景气将削弱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导力,制约长期生产率提高。在战略性关键产品和部件上依赖国

7、外,将损害美国的国防能力和应对国际危机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2004年,美国商务部出版了《美国制造业应对挑战的综合战略》一书,分析了美国制造业的作用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诸多应对措施。该书明确指出,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的基石。上述研究,提高了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当局对制造业的关注,促进了政府部门与制造业者建立对话机制,改善制造业发展的国内环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进一步强化了“再工业化战略”。在2009年9月召开的G20会议上,奥巴马提出“可持续和均衡增长框架”建议。随后,美国政府颁布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提出支持电动汽车发展;推进电网现代化,支持

8、发展智能电网;加强清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速铁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