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与节能协同机制研究

优化与节能协同机制研究

ID:44309696

大小:231.3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0

优化与节能协同机制研究_第1页
优化与节能协同机制研究_第2页
优化与节能协同机制研究_第3页
优化与节能协同机制研究_第4页
优化与节能协同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与节能协同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立项依据1.项目的立项依据1.1节能问题的提出能源系统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变量众多的动态开放大系统,由于人类决策行为的高度复杂性、决策环境的多样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目标的灵活性以及决策主体的多元性,在进行能源系统规划时,决策者应该考虑很多过程,例如化石燃料的生产,电力和热生产,能源分配和设备容量扩展。这些过程都具有多周期,多维,多口标的特征,并伴随很多复杂性,例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成木,政策选择的不确定性等等⑴。因此,在考虑到当前能源利用形势的前提下,把节能减排思想应用到能源供需优化模型当中,对于今后更加合理的规

2、划能源系统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有效抑制能耗过快增长,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早在2006年,我国“^一五''规划就提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口标。去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也明确指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节能、提高能效丁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节能减排,既是屮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庄

3、严承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作出的发展方式转变。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和每个公民的义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举世瞩冃的成就。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两个主要的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一个是资源问题,一个是环境问题。我国一方面高速发展需要大量资源,而我国是自然资源平均占有不足世界平均数、资源严垂短缺的国家,发展经济资源约束相当严垂。另一方面由于效率不高却又存在大量的浪费。我国一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H

4、本的10.3%⑵。我们的单位产值能耗是H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卬度的2.8倍。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同时,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重人破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的要求就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节能减排的口标却没有完成。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SO?)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化学需氧量(COD)仅减少了2%,均未完成削减10%的预期目标⑶。“十一五”期间,国家把总量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即“约束性指标”。要求到“十一五''末,全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100k以上。2006年,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比2005年有所减少,但未实现排放量的下降,这加大了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难度⑷。2006年5月,国家首次与省级地方政府就废气污染物和废水污染物控制指标签订日标责任书⑸。责任制得到层层落实和层层分解,形成了省、市、县(市、区)、乡(镇),一直到排放污染物企业的H标责任书。但是,这种责任如何落实,用什么机制來保证各级政府在节能

6、减排工作屮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H标,是一个比较复杂、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6>7t81o节能减排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政府的责任不能简单地依靠行政手段这种短期措施,必须要有政府的长效责任保障机制来确保节能减排的实施。据冃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对节能减排政府责任方面研究有一些专家学者有所涉猎,但对政府的责任保障机制研究还不多见C9J0Jb,21o在这样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下,深入研究针对我国实际的关于节能减排政府的责任保障机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具有很人的现实意义。1.2节能协同机制的研究综述1

7、.2.1国外节能研究概况1.2.1.1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国外许多国家、许多学者都分别就能源问题、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了政策性的研究[13J4J5J6]oDeCanioS(1993)引入外部性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针对能源产品外部性较强的特征,指出信息不充分、资金制约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原因是私人部门白主进行节能行为的障碍,需由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推动私人向节能产品的投资「⑺。JeffreyADrezner(1999)对一些己经实施能源政策的国家,从直接管制、经济激励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杲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经

8、济激励政策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并-•致认为税收优惠将是未来能源政策的发展方向曲。口木从1979年起相继颁布实施了《合理用能法》、《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强调通过采用稳泄的节能措施来控制能源需求。美国从1975年相继颁布实施了《能源政策和节约法》、《机动车辆信息与成本节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