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

ID:44312400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_第1页
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_第2页
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_第3页
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_第4页
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牙周炎临床研究进展[摘要]牙周炎是多病因慢性炎症,临床上病情易反复,难以根治。针灸治疗牙周炎并发的牙痛、牙龈肿胀临床疗效快速、可靠;针灸结合洁治、药物含漱等牙周常规局部治疗对消除牙龈炎症、减轻牙周袋、降低牙齿松动度效果更佳,但后者相关研究较少,有待更多引入标准牙周临床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的临床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主题词]牙周炎/针灸疗法;针刺疗法/方法;综述文献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620-03中图分类号:R246.83文献标识码:A牙周炎是口

2、腔科两大疾病之一,在我国成年人群中发病率达90%以上,以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为特征,是造成成年人缺失牙的主要原因。牙周炎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强调菌斑因索的始动作用的同时,遗传因索、吸烟、系统疾病、精神压力等易感因素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医临床仍以局部治疗为主,病情易反复,长期疗效欠佳。我国传统医学有整体调节优势,注重局部与全身的联系,重视发挥人体的抗病潜能,故屮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牙周疾病越来越显示出优势。目前针灸技术在口腔科领域已广泛应用于镇痛、拔牙、手术麻醉及三叉神经痛、面神经

3、麻痹、颖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灼口症、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等疾病的治疗。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灸疗法治疗牙周疾病也有独到之处,尤其在缓解牙周炎引起的牙龈肿胀、牙齿疼痛方面有显著疗效。本文就近20年以来的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综述如下。1临床研究牙周炎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其症状常呈数十年缓慢发展,早期仅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龈萎缩等,急性发作吋可岀现明显肿胀和疼痛,晚期则出现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甚至口行脱落。针灸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临床报道多在针灸治疗“牙痛症”屮涉及,即临床多着眼于缓解急性期症状,疗效标准以患牙疼痛缓解、咀

4、嚼功能恢复等主观症状的改善为主;也有少量研究引入了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等牙周临床指标,将牙周炎作为独立的疾病,观察针灸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及症状的变化。1.1体针疗法(1)局部及本经取穴结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常选病变局部及循行所过经脉上的相关月俞穴。“以痛为月釦‘取穴可取得明显镇痛效果,针刺阿是穴具有明显消肿散瘀、排血止痛的作用。齿龈属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所辖,“不通则痛”,针刺合谷、足三里、颊车、内庭、下关等穴均可疏通阳明气血、清泻阳明之热。故临床常近取阿是穴为主穴,配用阳明经穴。如傅蕴英

5、报道取阿是穴为主穴,配穴取四白、下关、颊车,采用阿是穴点刺放血,配穴斜刺、提插捻转法治疗慢性牙周炎121例,观察牙龈炎症、牙周袋、牙齿动度等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痊愈35例,显效69例,进步12例,有效率95.9%。王凤英主穴取阿是,配穴取合谷、足三里,配以含漱液和口腔洁治,观察牙周临床指标和X线牙槽骨吸收程度,17例中14例基木缓解,2例治愈,1例好转。陈国卫等以阿是穴为主穴,上5〜8牙位配同侧下关,下6~8牙位配颊车,上1〜4牙位配额骼,下1〜4牙位配大迎,观察牙痛、咀嚼功能、冷热疼痛等临床症状变化,经1

6、~3次治疗后治愈率达100.0%。廖少红、郑卫国均以阿是穴为主穴,上牙痛配合谷、太阳、下关,下牙痛配下关、颊车、内庭,分别采用针刺法和指压法,临床症状改善率均达100.0%。(2)局部与辨证取穴结合:辨证取穴主要是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运用脏腑辨证及经络辨证选取和关穴位。牙周炎属于中医“牙鲍”“牙宣”范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龈为胃经脉络所绕”,所以齿属。肾,龈属胃。肠胃火盛,或过食辛辣,则浊气壅胃化为火热,循经上炎,伤及牙床者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灼烁牙龈,牙失荣养,致牙齿松动为虚证。故胃火实

7、证者临床常选合谷、下关、颊车、内庭、大迎以清泻风火、疏通经气,肾虚虚证者则选合谷、下关、颊车、太溪、行间以滋阴补肾、疏通气血。如朱福生报道近取下关、颊车、大迎,胃火实证者远刺内庭、合谷,肾虚型配太溪、行间,经3〜4次治疗疼痛症状即可完全消失。刘丽等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法,主穴取合谷、下关、颊车,胃火型配内庭、偏历,服清胃散,肾虚型配太溪、大杼,服玉女煎,观察疼痛等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达66.7%,以上针刺配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牙痛安对照组(P<0.01)o卢勤妹采用深刺颊车为主穴,实证配合谷、

8、内庭,虚证配合谷、太溪;蔡晓刚交替针刺大杼、太溪治疗虚火型牙周炎,均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1)经验穴与实验研究结果相结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人们逐渐总结出治疗某些疾病的经验穴,如合谷是治疗各类牙病的传统穴位,口腔科常配合其他穴位用于镇痛,现代实验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这些胸穴的作用。如王兵等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针刺合谷有即刻镇痛作用、延时镇痛作用及累计镇痛作用,对治疗牙周炎、冠周炎牙痛有效,极具临床应用价值。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