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脘痛60例临床分析

中医治疗胃脘痛60例临床分析

ID:44313290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中医治疗胃脘痛6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中医治疗胃脘痛6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中医治疗胃脘痛6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胃脘痛6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胃皖痛60例临床分析中医治疗胃脫痛6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胶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60例胃胶痛患者根据不同的症候辨证治疗。痊愈占19.2%.显效占34.2%.好转占38.6%、无效占8.75%,总有效率91.25%。【关键词】辨证论治胃腕痛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05-02胃脫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西医治疗多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针对HP阳性者)、抑酸(胃酸分泌过高者)、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剂、解痉剂等药物的综合运用。从临床治疗的效果来看,很多患者通过上述措施的治疗,尽管患者HP转阴,呕酸及

2、烧心的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恢复如常,但很多患者仍存在腹胀、早饱、暧气、食欲不振,其者胶腹顿痛等症状,而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往往起到良好疗效。但在中医药治疗本病过程中需耍注意的是,必须根据本病生理病理特点和致病因素的性质来辨证论治,合理选方用药,方能取得较好疗效。胃胶痛患者共60例,全部符合中医胃腕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8例,女性42例;年龄26〜78岁,平均44.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0年。其中胃胶部疼痛48例,痞闷或胀满58例,暧气32例,泛酸17例,嘈杂8例,恶心呕吐12例。胃的生理功能: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经胃之腐熟消化之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这

3、就是胃的通降功能,而且胃的通降功能还包括小肠接纳从胃下行的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如果胃失通降,则胃气上逆,除表现为食欲减退外,还可出现呃逆、暧气、泛酸、胶腹胀痛等症状,胃主通降,以降为补。然而,胃之通降又和脾主升清功能是相反相成的,脾主升清的功能是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所以说“升清”是脾脏功能的重要特点,故有“脾以升则健”之说。因此,脾升胃降是相对而言,无升就无以降,无降就尤以升,《临证指南医案》说:“脾以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床分型及治疗:①脾胃虚寒型:胃皖隐痛,喜暖喜按,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畏寒神倦

4、,舌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中健脾。方用黄英建中汤出入:黄罠30g,桂枝10g,口芍18g,炮姜10g,廿草6g,大枣5枚,饴糖30g(冲)。②湿热内阻型:胃皖胀满,疼痛,胸闷纳呆,口腻口苦,泛恶。舌苔黄厚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方用连朴饮加减:黄连5g,山梔10g,厚朴10g,姜半夏10g,淡豆豉10g,石菖蒲10g,干芦根10go③寒热错杂型:胃皖胀满作痛,胀痛连胁,呕吐酸苦,暧气嘈杂,肠鸣泄泻,四肢乏力,舌苔白兼黄,脉滑。治宜辛开苦降,调和脾胃。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姜半夏10g,黄苓10g,高良姜5g,太子参15g,黄连3g,蒲公英15g,木香6g,白芍12go④阴虚胃热型:胃痛隐

5、隐,胀甚痛轻,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甚则舌苔剥,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滋阴益阴,疏肝柔肝。方用一贯煎化裁:川楝子10g,当归10g,生地黄30g,枸杞子15g,北沙参20g,麦冬15g,石斛15g,白芍15g,五味子10g,乌梅5g,甘草6go⑤肝郁气滞型:胃腕胀满,胶痛连胁,暧气频频,时时太息,疼痛因情绪波动而增减。舌苔多薄口,脉弦。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香附10g,川茸5g,甘草10g,绿萼梅5g,佛手5go均每日1齐I」,水煎取汁500ml,分上下午2次温服,疗程5周。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胃皖痛诊断、疗效评定

6、标准》[3]o痊愈:症状全部消失,6个月〜1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有好转,参考症状及体征恢复如常人;显效:主要症状消除,6个月〜1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好转,参考症状、体征改善;好转:主要症状基木消除,6个月〜1年内虽有发作,但疼痛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相应主项理化检查改变不大;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相应的主项理化检查无改变。中医认为胃胶痛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致可分为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起居失宜等。通常我们认为胃皖痛主要由长期饮食不节,寒湿内侵,七情刺激,劳倦内伤,致使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水湿运化障碍,阻滞为瘀,郁而化热,胃失和降所

7、致。根据肝脾胃的生理功能调治,胃皖痛虽然以胃发生病变,但与肝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胃主受纳,以降为顺,脾主运化,以升清气,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正常,则尤疾也,病时则生理功能紊乱,调治,使其恢复生理功能。胃气以通降下行为顺,浊气得降,清气才能上升,升降有序,气机和顺,自无壅滞Z患。通降包括疏利,祛瘀、化湿、泄热、降逆、消积等。因此在治疗胃痛时,首先要辨明虚实,根据胃胶痛的不同分型而立论。正确辩证,抓住主要矛盾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