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探讨4

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探讨4

ID:44313738

大小:18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0-20

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探讨4_第1页
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探讨4_第2页
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探讨4_第3页
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探讨4_第4页
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探讨4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探讨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探讨研究生:任晓红导师:周铭心教授摘要周铭心教授治疗崩漏病有丰富经验和独到建树,本人K期坚持跟随周教授门诊侍诊,在临证屮不断询疑问难,教授每予解疑答惑。通过查阅大量屮医药文献,在广泛了解古今医家治疗崩漏病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将周教授治疗崩漏病临证经验概述其要:第一、临证治法特点。1•燮和阴阳。阳主升,阴主降;阳根阴,阴根阳;一升一降,阴阳平和,则经以时下。2.调摄气血。气血宜为流贯脾胃为血气阴阳Z根蒂,尤是辨证论治眼冃。3.平调寒热。临证对寒热繁复证候,执简驾繁,清温和左,治有偏重,自如运用。4•虚实补泄。临证虚实错杂,当以补虚泄实。5

2、.颐养脏腑。脾、肾与他脏同病时辨证治各有侧重,但是治肝最为着。第二、证论治策略。1・发于机先。把握先于疾病发作的时机,以防其未然。2.立旁治法。逆从微甚,立旁治法门。在重视辨证的同时,尤其强调对论治过程的研究。掌握治法之常变,正治为治法之常,反治为治法之变,在正反治之外,另立旁治法门,可补常变之未及。3.因势利导。是以其时的病势为出发点,根据机体当时的反映状态和正气抗邪的自然趋势,來选择辅助利导的治疗方法。故“利导”之法,亦须随“势”应变。4.治法分合。“澄源、塞流、复I口”,其先后之法,亦非不变者,大则乃“急则用塞,缓则用复用澄,缓急之间三法共施于一方,或

3、三法三方交互用之。5.权衡主次。治崩三法各有不同,乂有内在联系,不可截然分开,必须结合具体病情互相参合,在治法上又各有侧重,把握主次,因证而施,灵活运用。6.不治而治。独辟间隔交互Z法,选择合适间隔冲击给药,防止药物产生毒副作用,规避机体耐药抗药,有稗于正气调整康复。并举验案附后。周教授在治疗崩漏病时,审虚实Z本,察寒热Z因,气血所归,谨于辨证,尤其讲求论治功夫,知常达变,运方灵活,饶具特色。关键词:周铭心;崩漏病;临证治法特点;临证论治策略刖B周铭心老师是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早年曾有幸侍诊师事全国著名老屮医钱伯熄研究员和王绵之教授,得其亲炙教诲,亦曾

4、亲聆岳美屮、任应秋、方药中、董建华、刘渡舟等全国著名老中医及中两医结合专家授课,学得根基,采积饶广;其后又承担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任务,拜师张绚邦教授,问难解惑,多获薪传。迄今已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30余年,其间勤求博采,实践力行,在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方面做出有益探索。长期坚持中医诊疗工作,对中医内科疑难杂病、新疆多发疾病和中医妇科病等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周教授常言「'良医济批,功同良相。”故博考历代医书,莫不穷源竞委,久之贯通医理,深明五脏之症结,决死生多奇屮。周教授临诊治病,讲求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力斥重辨病轻辨证和重方药轻方理的临诊

5、习俗。为证明辨证论治法则的重要性,曾撰写《不同诊治策略的评价一辨证论治计量学研究尝试》II]一文,将中医师临床诊治疾病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称为诊治策略,分作辨病辨证据病证用方、只辨病据病用方、只辨证据证用方和不辨病证执用定方等四类,文章通过计量学方法测算各类诊治策略的预期疗效(最高数值分別为0.89、0・43、0.“和0.10),并分析讨论了各类诊治策略同时存在的原因,最终得出要注重辨证论治,努力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结论。这正是本文将周教授临床经验称作临证策略的根据。崩漏病为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周教授临床屮接诊较多并能反映其诊疗特色的一类疾病。笔者有幸师从周教授,

6、随师侍诊,在临证屮时常询问教授疑难困惑Z处,每能给予周详解答和指导,从而萌发总结其治疗崩漏病经验的动机。崩漏既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乂属疑难急重病证。疑在对该病的疾病范畴认识尚不一致;难在病因多端,病机错综复杂,病情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棘手,崩漏属于出血性疾病,尤其当长期大量出血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诚如《妇人大全良方》所说:“五崩是妇人极重Z患,疗Z最难。”徐春甫《妇科心镜》亦有“妇人崩漏最为大病”Z说;同时乂可因经血暴下不止,致亡阴亡阳而成急重Z证,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如程门雪《妇科学讲义》说:“崩漏,重症也。轻者缠绵成损,重者立致殒生。”《千金要方•妇

7、人方下》扌別II,如果崩漏“去血多未止”,则可引起“心中悬虚,心闷眩冒,头重目喑,耳聋满,举头便闷欲倒”等症;《女科撮要•经漏不止》有“月事不期,崩血昏愦”的病案;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血崩》更有“血崩昏賠”的症状描述,“妇人有一时血崩,两目黑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者”;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血崩》记载了“一妇患崩刀余……人崩发晕几脱”的病案。这些急危症状的描述,实屈临床上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的症状表现,临证时应予重视。在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周教授在对崩漏的治疗中更有了独到的见解与体会。中医学对崩漏一病非常重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8、古代中医文献中,无论是妇科专著,还是综合性著作,多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