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渍害研究进展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

ID:44321248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0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_第1页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_第2页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_第3页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_第4页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芝麻渍害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阐述了湿害对芝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芝麻耐渍性的适应机制、遗传多样性,耐渍性的评价方法等。指出今后应重点建立芝麻耐渍分子育种技术,深入研究耐渍基因,为发掘和培育耐渍性芝麻种质奠定基础。关键词:芝麻;耐渍性;评价方法;遗传机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65.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1-0145-04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渍害又称湿害,是指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形成嫌气环境,使植物因氧气亏缺而发生代谢改变,危害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芝麻对湿害敏感,湿害是严垂危害芝麻牛产的第…逆境因素

2、[3],容易引发或加重如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4]等病害,导致产量人幅度减少和品质下降,严重时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同时湿害造成籽粒黄、瘪、无光泽,商品性变差,严重影响芝麻品质[5,6]。因此,提高芝麻耐渍性,对于我国芝麻高产、稳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1渍害危害机理2渍害对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2.1渍害对不同时期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芝麻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渍害的反应各不相同。对抗涝性不同的基因型芝麻进行淹水处理,芝麻的单株结萌数、每萌粒数、单株T粒重、株产量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下降幅度依次为盛花期〉初花期〉终花期〉苗期。在盛花期淹水,各产量构

3、成因素与対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芝麻牛育早期的淹水处理对其牛育后期的耐渍能力冇显著的影响。随着淹水次数的增多,各个基因型在后期渍害下的产量损失减小,耐渍品种的变差更大[19〜22]。王林海等[23]研究发现,发芽至“露白”的芝麻材料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成苗率、根长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畸形苗率表现先升后降。淹水6〜12h是芝麻发芽期湿害的敏感时间段,成苗率和简易活力指数急剧下降。2.2渍害对芝麻生理代谢的影响2.3渍害对芝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渍水条件下芝麻的生长速率明显减慢,单株结踴数、每萌粒数、单株千

4、粒重、单株产量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单株砒粒率较对照升高,淹水处理的产量性状均较对照显著降低[21]。孙建等[28]研究发现,盛花期渍害对芝麻萌果数影响最人,萌果数的减少直接引起单株种子干重、有效果节数和有效果轴长度的减少。而在单秆或分枝的三踴类型中则对侧位葫果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芝麻养分优先供应中位踴果。3耐渍性相关机理研究3.1耐渍性反应渍害胁迫后,芝麻的地上部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增长缓慢,进而心叶黄化,地下部表现为初生根数量减少,不定根增生。根际低氧环境诱导内源乙烯增生,且根中乙烯的增加水平高于茎,进而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和根皮层通气组

5、织的形成,这种耐渍力受基因型的影响。渍涝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芝麻叶片中水分状态也发生变化,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叶片中组织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呈下降趋势,而束缚水含量逐渐增加。不同基因型的芝麻淹水初期为了适应淹水坏境,将生命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限度,以适应短暂的渍涝伤害[19,20]o3.2芝麻耐渍性的遗传多样性前人通过芝麻不同时期淹水胁迫处理,测定相关性状指标筛选到丰富的耐渍资源。孙建等[29]对66份不同株型的芝麻种质湿害胁迫处理表明,湿害对单秆型和分枝型芝麻的影响差异明显,对单秆型芝麻的单株种子干重影响较大,而对分枝型芝麻的分

6、枝有效果节数影响较人。根据相对湿害产量可以将供试种质聚为耐湿和不耐湿二大类,不耐湿类型种质61份,占92.42%,耐湿类型种质5份,占7.58%,为竹山白芝麻、西平二郎花、阜南芝麻、嘉兴紧口黑和麻城黑芝麻,可作为耐湿种质加以利用。王林海等[23]对222份芝麻种质发芽期耐湿性遗传差异的评价结果显示,极不耐湿的材料70份;不耐湿的69份;中耐43份;耐湿28份;高耐湿12份。丁霞等[30]于芝麻盛花期对我国43个芝麻主栽品种的耐湿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湿害胁迫后,品种的正常株率在0〜42.4%之间,平均为17.7%;湿害产量变化在0〜95.4

7、g/株之间,平均为28.5g/株,湿害造成产量减少44.8%〜100%,平均减产81.3%;湿害产量与正常株率和湿害减产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和-0.64;品种的平均正常株率随育成时间先后而逐渐增大,北方品种耐湿性整体低于南方品种,国审(鉴)品种湿害产量高于省审(鉴)品种。鉴定发现,我国当前芝麻品种耐湿性普遍不强,相対而言,熊芝1号的正常株率较高,中芝13的湿害产量较高口湿害减产率较低。3.3耐渍性的遗传特点耐湿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性状,不同的作物耐湿性遗传规律不同。王林海等[31]利用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芝麻耐湿性相关基因,获得1

8、46条高质量的EST,对有功能注释的39条同源序列分析表明,其涉及植物的基础物质、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和解毒防御等方面,这些基因很可能参与到芝麻的耐湿性反应中,从而对芝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