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志看曹操墓1

从三国志看曹操墓1

ID:44324042

大小:47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0

从三国志看曹操墓1_第1页
从三国志看曹操墓1_第2页
从三国志看曹操墓1_第3页
从三国志看曹操墓1_第4页
从三国志看曹操墓1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三国志看曹操墓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三国志》看“曹操墓”《三国志》简介《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作者介绍陈寿(

2、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年少好学,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三国志》关于曹操墓的记载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三国志》关于高

3、陵位置描述太祖崩于洛阳,尚(夏侯尚)持节,奉梓宫还鄴。(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欲遣(于禁)使吴,先令北诣鄴谒高陵(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尽管有很多说法,《三国志》中的描述更倾向于当时的鄴。(建安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後,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邺城介绍邺城遗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的漳河岸畔,是一处重要的古都遗址,是邺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1979年12月公布为临漳县文

4、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公元前11世纪商王国灭亡之后,1500年前,这里再度崛起,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东汉末年起,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6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26年。是后赵皇帝石虎让名都邺城奢侈发展到空前的高峰。公元580年,邺城被毁,当时的相州、魏郡、邺县南迁至安阳城,安阳亦称邺。曹操墓简介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其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该地西依太行,北临漳河,

5、南倚南岭,地势较高。西高穴村向东7公里为西门豹祠遗址,14公里余为邺城遗址。东临安阳固岸北朝墓地,隔漳河向北为讲武城遗址和磁县北朝墓群。由于该墓葬西面是砖场取土区,墓扩西部填土被下挖约5米,使其局部暴露出来,引起多次盗掘。2008年春,有画像石等遗物被盗。为了抢救地下文物,避免墓葬遭到进一步破坏,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手2008年12月中旬开始对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了两座墓葬,分别编号为1号墓、2号墓。因为1号墓尚在发掘之中。2号墓位于西高穴村西南,位于1号墓的南面。海拔105米,地势高亢,地表现为农田。墓葬开口于地表下2米处,经发掘,墓上未见封土。墓室西

6、部断崖处有一直径3.8、深3米的大型盗洞,未盗到墓室。断崖下有南、北两个盗洞,其中1号盗洞由于上部地层已经被砖场取土时挖掉,时代不明;2号盗洞为现代,直径约1米。在清理1号盗洞时,在距地表5米处的盗洞周围,出有大量画像石残块。墓葬前室的部分铺地石已被揭去,特别是其北侧室的铺地石,破坏严重。后室中部靠近甫道的一块铺地石也被揭取并砸碎,还向下挖了一个深坑。陵墓结构西高穴村高陵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圹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

7、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约740.78平方米。墓葬平面呈甲字形,为多室砖室墓。坐西向东,方向110度。墓扩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东面最宽22、西面较窄处19.5、东西长18米,面积近400平方米。整个墓葬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由墓道、砖砌护墙、墓门、封门墙、甫道、墓室和侧室等部分组成,全长近60米。墓室、甫道和侧室均用长48、宽24、厚12厘米的大砖垒砌而成。出土遗物墓葬虽多次盗掘,破环严重,但仍出土了一批遗物。计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骨器、漆器、瓷器、釉陶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