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ID:44324568

大小:1.42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10-20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_第1页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_第2页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_第3页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_第4页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西昌市人民医院陈昌秀解剖概要脾脏位于左季肋部稍靠后方的横隔下,外形似蚕豆样或较扁的半球状。脾脏分为膈、脏两面,膈面贴靠横隔呈膨隆状,脏面略呈凹陷状,中央为脾门,有数条脾动静脉血管和神经淋巴管出入。脏面上方和胃邻接,下方自前向后分别是结肠脾曲和左肾上极。正常脾脏长10cm,宽6~8cm,厚3~4cm。脾实质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分为白髓和红髓。红髓呈索状,并相互连接成网称脾索,脾索内主要为B淋巴细胞,并有网状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红细胞。脾窦又称血窦,位于脾索之间,呈不规则的腔隙。

2、窦壁由杆状的内皮细胞和不连续的基膜构成,在窦壁的内外两面均有巨噬细胞。脾脏测量方法探头顺腋前线至腋后线7~11肋间显示范围最长时测量长径;通过脾门显示脾静脉时测量厚度;脾脏肿大时探头纵切骑于肋弓之上在肋骨声影下方或高频探头置于肋弓之下纵切测量肋下长度。脾大厚度>4cm。最大长径>11.0cm面积:最大长径×脾门厚径≥40cm2。脾脏先天性异常副脾先天性脾缺如先天性脾脏反位游走脾多脾症副脾:较常见。常位于脾门及胰尾区,可单发或多发,类圆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类似脾脏。先天性脾缺如:很少

3、见,常可与先天性心脏病同时发生。多切面扫查均不能显示脾脏,需除外小脾脏和脾脏位置异常。先天性脾脏反位:罕见。与肝脏位置互换。游走脾:也称脾脏异位,较少见。多沿腹腔左侧向下移动直至盆腔,甚至达右下腹部。多脾症:极罕见。可见数个大小相似的脾脏声像图。脾囊肿较少见。80%为单发,75%为假性囊肿。声像图表现:脾脏多无明显增大,囊肿较大者,可于肋缘下探及肿大的脾脏切面。脾脏轮廓整齐,一般较光滑、整齐。囊肿较大且位于浅表部位者可见有表面的局部隆起现象。病变大多为单发,有时亦可多发。病变呈轮廓光滑整齐、边缘清

4、晰的无回声区。有的在深部可有微弱回声,后方回增强。无回声内可见线条状分隔,形成多房结构。脾脏实质性病变1.脾血管瘤:形态和回声均类似肝脏血管瘤。2.脾恶性淋巴瘤:⑴初期脾脏弥漫性增大,内部回声尚均匀,随后回声趋向不均,继而出现小而弥漫的低回声小结节,结节大小多在数毫米内,也有达数厘米者。⑵脾实质内局限性病灶:单发者形态常为分叶状,多发病灶呈圆球状,大小不等,边界清楚,内部为弱回声或极低回声,较均匀,伴有坏死液化时出现无回声区。⑶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节内部及脾脏实质内均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脾梗死多种疾病

5、导致脾动脉内栓塞引起脾脏一部分发生缺血坏死。脾梗死声像图表现:脾脏常肿大,脾脏实质内可见单个或多个楔形、三角形或折扇形弱回声区,基底较宽位于脾脏边缘,尖端指向脾门,内部可有散在条状强回声。后期伴有纤维化和机化时回声逐渐增强,出现强弱回声相间的复杂声像图。缺血坏死液化灶增大时内部出现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脾破裂中央破裂(实质血肿):脾实质内出现不规则或类圆形无回声区,单发或多发。被膜下血肿:少量新鲜出血时可见局部被膜增厚,回声增高;血液增多后在被膜下出现扁平状或不规则的液性无回声区或弱回声区;血液凝结机

6、化后出现不规则的条索状结构或等回声实性组织。真性脾破裂:脾脏形态失常,轮廓线中断,有时可见从表面深入脾实质内的楔形不规则缺口,缺口的表面呈锯齿状,内为无回声或有不规则的高回声,腹腔内可见游离无回声区。Theend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丁香园医学网站,在此特别提出感谢!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