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中医辨证护理常规

异位妊娠中医辨证护理常规

ID:44326385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异位妊娠中医辨证护理常规_第1页
异位妊娠中医辨证护理常规_第2页
异位妊娠中医辨证护理常规_第3页
异位妊娠中医辨证护理常规_第4页
异位妊娠中医辨证护理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异位妊娠中医辨证护理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异位妊娠中医辨证护理常规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俗称宫外孕。最常见的异位妊娠为输卵管妊娠,约占90%。若宫外孕孕卵死亡与内出血的血块机化形成包块转为慢性者,称为陈旧性宫外孕。从《中医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始,中医已通用“异位妊娠”或“宫外孕”之病名。近代中医药治疗宫外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护理常规【临床表现】停经,下腹疼痛,阴道出血,腹部膨大,甚至痛剧厥阴,血脱,昏不识人。【临证护理】1、不稳定型者,禁止腹部热敷和不必要的妇科检查。2、休克型者,按厥脱护理常规3、需手术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饮食调护】1

2、、饮食宜高营养,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腥辣刺激之品。2、不稳定型,休克型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宜。【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如有恶心呕吐者,中药宜浓煎,少量多次频服。2、包块型者,遵医嘱局部外敷中药散剂,促进包块吸收。3、服用活血化瘀药时,观察腹痛,阴道流血及有无胚胎组织物排出。4、使用药物杀伤胚胎时,应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情志护理】安慰患者,解释病情,消除不良精神刺激,调节情绪。【并发症护理】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停经,腹痛,休克。消除病人的顾虑,使其自动配合治疗,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任何增加负压的动作,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应用

3、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治疗。【健康指导】1、治疗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2、注意经期和性生活卫生,减少炎症发生。3、指导患者选择避孕方法,做好避孕工作,减少人工流产及引产次数。4、定期门诊复查,特别是术后和包块型患者。5、妊娠失败者属下与下次受孕时间时间不得太近。再次妊娠后,注意是否怀孕,如出现腹痛,阴道出血及时就诊。二、辩证施护未破损期【胎元阻络证】1、主证:停经,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下腹疼痛,一侧附件或但未破损。脉疏滑。可扪及软性包块,轻压痛,β-HCG阴性,或经B超证实为输卵管妊娠。2、症候分析:脉络不畅,孕后

4、胎元不能运达子宫,二婷于量歧脉络,则β-HCG阴性,在未破损早期阻滞气机,故少腹隐痛,有软性包块,瘀阻冲任,血不循经,则有不规则阴道流血。3、施护:(1)卧床休息。(2)观察腹痛腹胀,阴道流血,肛门有无坠胀以及面色,神志血压,出汗等情况。(3)中药汤剂宜在饭前温服,恶心呕吐者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服用杀伤胚胎药后,观察不良反应及有无胚胎组织物排出。(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忌生冷,油腻,腥辣刺激之品。(5)避风寒,洗外阴。忌增加腹压动作。【瘀阻滞证】1、主证:停经有不规则阴道流血,下腹坠胀不适,少腹或有局限性包块。B-HCG阳性。舌质

5、暗,脉弦细涩。2、证候分析:未破损晚期,胎元自殒,则B-HCG阳性。离经之血外溢,故有阴道流血;胎与血互结成瘀,滞于脉络,故有局限性包块;淤血阻滞不通,气机不畅,故下腹坠胀不适舌质暗脉弦涩为胎瘀阻滞不征。3、施护:(1)观察阴道流血情况。(2)外阴、避风寒。(3)忌生冷、肥腻之品。已破损期1、主证:停经,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实发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或昏厥,血压下降。后穹窿穿刺或B超提示有腹腔出血。舌淡苔白,脉孔或细微。2、证候分析:胎元停于宫外两岐,发育损破脉络,故突发下腹剧痛;络伤内崩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则

6、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冷汗淋漓;亡血则心神失故烦躁不安。脉或细微欲绝,为阴血暴亡,阴气暴脱之证。3、施护:(1)绝对卧床休息。(2)流血、神志、血压、汗出变化。(3)做好手术及抢救准备。(4)休克型者按昏厥护理常规。(5)手术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气虚血瘀证】1、主证:输卵管妊娠破损后不久,仍腹痛拒按,不规则阴道流血,下腹可切及包块,头晕神疲,舌质暗,脉细弦。2、症候分析:输卵管妊娠破损后,血液离经外溢而为瘀,瘀阻脉络,不通则痛,故仍下腹痛。气随血失而虚,故头晕神疲乏力。舌质暗,脉细弦为气虚血瘀之征。3、施护:(1)服用活血化瘀药时观察腹

7、痛、阴道流血及有无胚胎组织排出。(2)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3)饮食忌生冷、油腻之品。(4)安慰患者、消除不良精神刺激。【瘀结成瘕证】1、主证:输卵管妊娠破损日久,腹痛减轻或消失,小腹或有坠胀不适,下腹切诊有局限性包块。HCG阳性。舌质暗,脉弦细涩。2、证候分析:破损日久,胎元已殒,则HCG阳性。络伤血溢于少腹而成瘀,瘀积日久而成癥,故腹腔包块形成;癥块阻碍气机,则下腹坠胀不适。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征。3、施护(1)中药温服(2)避风寒、畅情志(3)忌生冷、油腻之品。(4)遵医嘱局部外敷中药散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