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ID:44336351

大小:4.22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10-21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1页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2页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3页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4页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5页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6页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7页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8页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9页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10页
资源描述:

《GB规范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50223一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forclassificationofseismicprotectionofhuildingconstructions2008一07一30发布2008一07一3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forclassificationofseismicprotectionofbuildingconstructionsGB50223一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

2、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7月30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forclassificationofseisrnicprotectionofbuildingconstructionsGB50223一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j匕京市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50xn68毫米l乃2印张:1万字数:40千字2008年9月第一版2009年4月第四次印刷定价:10.00元统一书号·16671:15112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

3、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刀~.cabp.。。m.。n网上书店:http://www-china-building.com.。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一1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中,第.0.3、3.0.2、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工一2。。4同时废止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7月30

4、日.、‘前「君本标准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65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对一2004进行修订而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修订过程中,初步调查总结了汉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做出建筑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本次汉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一、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度的地震作用下,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次修订,考虑到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按照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

5、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某些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并在全国范围内较广泛地征求了有关设计、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次修订继续保持1995年版和2004年版的分类原则:鉴于“”所有建筑均要求达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需要比普通建筑提高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并主要采取提高抗倒塌变形能力的措施。修订后本标准共有8章。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调整了分类的定义和内涵。2,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

6、的保护。3.扩大了划人人员密集建筑的范围,提高了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抗震能力。4.增加了地震避难场所建筑、电子信息中心建筑的要求。5一.进步明确本标准所列的建筑名称是示例,未列人本标准的建筑可按使用功能和规模相近的示例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

7、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管理组(邮编:100013,Dmail:ieecabr@cabr.com.cn)。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