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内力作用与地貌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内力作用与地貌

ID:44336605

大小:328.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1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1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2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3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4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内力作用与地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力作用与地貌读“物质大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完成1〜2题。1.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A.①②⑤B.④⑥⑧C.⑤⑦⑧D.①③⑤2.从物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A.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B.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C.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D.变质岩到火成岩的过程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最伟大的奇观之一。完成3〜4题。3.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A.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B.太平洋屮部的夏威夷火山C.南美大陆酋部圣何塞火山D.东非

2、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4.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A.灰色石灰岩B.褐色沉积砂岩沉积岩】沉积岩2厂口侵入岩5.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B.向斜C.黑色玄武岩D.肉红色花岗岩A.背斜C.地垒D.地堑6•该区域主要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C.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D.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阿砂曙目页岩逐矿床回花岗岩E石灰特b河.湖7.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A.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B.i人j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C.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

3、用有关D.图屮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8.图中()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C.形成吋间顺序为②①③D.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而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砾砂石图例9.图示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拉张褶皱、拉张断裂、砂岩沉积、砾岩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A.拉张褶皱、拉张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B.褶皱、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砂岩沉积、砾岩沉积C.沉积、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7.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

4、B.板岩、大理岩A.板岩、片麻岩C.石英岩、大理岩D.石英岩、片麻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1〜12题。8.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一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乙一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C.甲一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D.乙一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9.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大理岩石英岩B.花岗岩流纹岩C.安山岩玄武岩D.石灰岩砂岩10.读下图,回答问题。(1)判断A处的褶曲形态,并说明判断理由。(2)判断B处的地貌形态,并解释其成因。(3)该地计

5、划在这里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地下隧道,判断该隧道应该选择A处还是B处,并说明判断理由。11.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BDllllllll图例(1)图中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处,属于向斜的是处。(2)图屮所示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填“内力”或“外力”)作用形成的。(3)图中A处地形成因是o(4)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处。(5)若在图示区域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C、D四处中应选择处。(6)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按地质构造与图中字母相同。答案l.D2.B解析第1题,分析图示可知,⑦为冷却凝固,⑥⑧为重熔再

6、生,④为变质作用,②为固结成岩,①③⑤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故D正确。第2题,图中②④为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故A错误;任何岩石都可经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而图中缺失沉积岩直接指向岩浆这一过程,故B正确;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必须经过沉积物这一环节,图中的③和②可表示,故C错误;变质岩只有转化为岩浆以后才能形成火成岩,图中⑥和⑦可表现出其转化的过程,故D错误。答案3.C4.C解析第3题,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第4题,黑色玄式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

7、入岩。答案5.A6.C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该地岩石向上拱起为背斜。第6题,据图可知,该地先经历内力的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被侵蚀,说明经历了外力侵蚀,加上有侵入岩,并且顶部缺失,说明先经历岩浆侵入,后经外力侵蚀而成。答案7.B8.C解析第7题,结合图中岩层的构造、断层、河流等信息可知,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可能与板块的挤压作用有关;甲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而两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丙河流形成于断层处,主要与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河谷有关。第8题,图中①处位于背斜为储油、储气构造

8、;图中②处为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图中②处岩层位于①处岩层下面,说明②岩层形成时间早,③处岩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