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

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

ID:44340103

大小:193.62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10-21

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_第1页
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_第2页
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_第3页
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_第4页
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必修四第四单元总结复习“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了解课标要求:【实词】即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要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即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少数副词如

2、“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一.文学常识①《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

3、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②《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

4、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二.词语、成语积累《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布衣之交、负荆请罪、怒怒发冲冠、刎颈之交、《苏武传》:恐前语发、屈节辱命、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穷厄、《张衡传》:不慕当世、诡对而出、合契若神三、课文重点: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

5、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四、文体常识: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

6、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传记类文言文共性在体式上的特点较公式化:某某(人)+基本情况(生平经历、主要事迹、道德品行等)+具体材料1、2、3(具体事实或具体史实)……+作者评说(或后世评说)文言知识点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璧有瑕

7、,请指示王古义:指给人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条约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4、明年复攻赵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今异义词5、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走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进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今义:宣告,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7、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今义:卑鄙下贱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亲,指内亲,父母兄弟姐妹等;戚,外戚,母系或妻系的亲属。“亲戚”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