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ID:44340236

大小:417.5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的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课标及基础知识点♦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一)课标解读:1、掌握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2、了解人类不同吋期人口增长的差界及其原因;3、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界,并能解释其原因;4、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屮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正确理解具人口政策与措施的差界;5、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6、根据人口增长模式图,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形成原因。(二)知识点整理:1、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増长率是由出牛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出主率和死亡率是影

2、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工业革命后,人口迅速增长;近100年来,人口急剧增长。(特别提醒:农业革命是指距今约1万年,人类能够制造和利用简单的生产工貝,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满足人类的主活需要的农产品,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开始;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木主义生产屮,人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过程。)(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①发达国家人口口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发达国家由于社会、政治、经济、

3、文化发展水平较高,今后儿十年人口数量稳定,一些国家人口数量还会减少。②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二战后,许多发展屮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很快。(4)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以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采収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等政策(例如俄罗斯、徳国等)。②发展屮国家,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数蜃增长快——实行控制人口,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政策(例如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尼L1利亚、孟加拉

4、国等)。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岀牛率、死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2)类型: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3)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弟异。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采猎文明、农业文明时期的原始型(高高低)向产业革命时期的传统型(高低高),继而向后工业化时期的现代型(低低低)过渡。(4)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界。①原因: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界的扩大。②分布: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人多数发展屮国家处于传统型;世界人口增氏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中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5、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课标解读:1、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结合示意图了解世界和中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和形成原因;4、了解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知识点整理:1、人口的空间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形式。(1)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需具备三个条件: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需超越一定行政界线。如,居住在外国的战争难民,出国留学、工作等。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人口流动:人口在短时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女口,外出

6、旅游、度假、疗养,到外地上学,寒暑假返冋家乡的大学生等。2、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迁入地原因意义19世纪HU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IH大陆(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新人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1'可分布-••战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拉丁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界改善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3、国内人口迁移时期影响因素特点方向古代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频繁以及自然灾害等大批

7、迁移迁往H然条件较好、社会安定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八籍管理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由东部向西部、东北部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由西部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工矿区迁移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产生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①提供人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③促进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迁出地①加强与外界社会联系(经济、科技、文化)②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当地

8、经济的进一步发展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变化的。任何一种因素部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但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1)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