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

ID:44340506

大小:267.2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4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章末综合测评(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图,完成1~2题。120°E120°E1.对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C.河水主要参与内陆循环D.地貌以山地、高原为主2.与太湖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主要是因为()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B.黑土被开垦后土壤肥力下降C.降水较少,水分不足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经营粗放【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

2、位置的影响,降水自东向西递减;由于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于我国江南地区较差,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答案】l.A2.A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3〜5题。1.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导学号:94880045]①旱灾频发②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下跌③耕地面积不断减小④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B、C两地都在青藏高原上,但B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C地,主要原因是()①光照充足②热量条件较好③降水充足④灌溉水源充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

3、.②③④3.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岀路,叙述错误的是()A.继续围星,扩大耕地面积B.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C・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的延仲【解析】第3题,本地区雨季长,旱灾不严重,①错误;我国粮食生产主要用以自给,②错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③正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对粮食的需求减少,④正确。第4题,B、C两地都在

4、高原上,光照差异不大,①错误;B地纬度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②正确;B地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大,③正确;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④正确。第5题,D地有我国最大的湿地,继续围垦,会损害湿地的环境效益。【答案】3.B4.D5.A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I、II、m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廓。完成6〜7题。6•与I、II走廊相比,III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A.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

5、雄厚7.促进III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解析】第6题,由图中可以看出,III走廊临江靠海,水运条件便利。第7题,促进【II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充分发挥该地水运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答案】6.B7.C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A.①―城市人口比重B

6、・②一第三产业产值比重C.③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A.④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7.图示曲线反映了()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B.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速度最快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解析】第8题,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三大产业比重依次应为二、三、一,并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故①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②为城市人口比重,③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④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9题,结合上题结论,可判断出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答案】8.D9.

7、C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由“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变的战略发展方向。据此完成10〜11题。8.广东、江苏、山东建设“效益东部”已具备的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A.B.C.技术先进,D.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三类产业并重发展区域经济实力雄厚交通运输发达人口密集,劳动力成本高9.建设“效益东部”适宜采取的举措有()①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输入劳力,降低劳动工资成木④改革工艺,加大资源开采力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10题,由“速度”向“效益”转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

8、经济实力,广东、江苏、山东等省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第11题,提高效益的关键是发展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答案】10.C11.A二、综合题(共56分)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甲丙(1)图甲为图乙中B、C两地的气候图,简述B、C两地气候特征及植被的差异。(8分)(2)A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试述其原因。(8分)(3)图丙是图乙所示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