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

ID:44342554

大小:2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_第1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_第2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_第3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_第4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探微摘要: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非传统模式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道路的本质与核心。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01—06当今世界,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生态问题正在演变成为当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中心问题。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

2、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非传统模式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道路的本质与核心。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构建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一、生态文明与生态中心论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是人与自然之间高效和谐的生态关系的简称,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运用生态学等原理,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恢复、重建和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活动,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森林资源

3、特别是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水土保持、草原建设、生态农业、城市林业建设等。它既是一种竞争、共生和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又是一种追求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秩序持续发展与和系统功能;既是一种着眼于富裕、健康、文明目标的高效开拓过程,也是一种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进化适应能力;既是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产力、保护生命支持系统的长远战略举措,也是一场旨在发展生产力的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革命,是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实践与探索。1、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在解决两对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一是解

4、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以这样的视角审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划分为四个依次展开的文明阶段:狩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其中,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对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本质的升华,它们之间的矛盾相应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从而为最终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狩猎采集和农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附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本然的共存和谐状态,但这种和谐是一种低水平的和谐,其中人对自然的依附性是人类存在方式的本质。在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

5、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征服状态。在这个阶段,人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使人以另一种形式依附于物。此外,大工业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使现代人和现代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然生态破坏所带来的“生存危机”。正是这种新形式的“人依附于物”及其所带来的“生存危机”呼唤着崭新的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形式要求人们彻底按弃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观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全面和谐。生态文明社会以知识、信息生产为主的知识经济取代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它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反对通过掠夺自然的

6、方式促进人类自身的繁荣;同时它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而有人将生态文明称为“绿色文明”。因此,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工业文明把自然万物看作是外在于人的认识对象和索取对象,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需求,从而导致生态危机和信仰丧失。生态文明则主张生态优先,把人和自然万物看作是血肉相连的整体

7、,人类要在对自然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可知,生态文明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形态,还贯穿在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民主政治、法制观念等各个方面,体现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2、生态中心论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从世界范围看,生态破坏问题并未解决,而且仍在不断恶化,局部地区的问题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疆界演变成全球性问题;暂时性问题相互贯通、相互影响演变成长远问题;潜在性问题进一步恶化、蔓延成公开性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度陶醉于征服自然的工业化

8、巨大成就的人类开始意识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物质富有和生活便捷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全球性生态系统失衡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促使人类进行反思,实现着由人类中心论向生态中心论的演变。人类中心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