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

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

ID:44343622

大小:49.0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1

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_第1页
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_第2页
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_第3页
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_第4页
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研究摘要:我国的扶贫开发已进入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对毕节市的扶贫开发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对当前毕节市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毕节实际,提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措施,以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方面尖系。矢键词:喀斯特地区;毕节市;贫困;精准扶贫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扶贫开发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1]。中央立足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

2、理念。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力口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毕节市是由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是全国第一个喀斯特地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地方。毕节试验区地处乌蒙山区腹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区,也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受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虽然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艰巨。对当前毕节市扶贫开发工

3、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毕节实际,提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措施,以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矢系,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科学参考。1毕节市扶贫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1.1扶贫对象规模较大,扶贫难度更大,且返贫问题突出贵州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的省。毕节则是贵州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的地区。据毕节市扶贫办数据,2013年,毕节全市9县区中有5个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45元,与全国同期相比相差甚远。按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标准线统计,到2013年底,毕节尚有贫困人口151.66万,占全市农村人口的19.09%。剩余的

4、贫困人口,多居住在深山区、石J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此外,虽然近年来毕节市农村情况已有明显好转,贫困人口在逐年减少,但是由于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弱,脱贫后的农民返贫率较高,返贫问题突出。1.2贫困人口难以识别,导致贫困人群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目前,国家、省、市各级的贫困人口数量均通过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方式推算而来,这种方式得到的数据对于研究贫困人口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较为科学,但难以解决“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这

5、些致贫原因进行帮扶”、“帮扶效果如何”等问题。当前,毕节市在扶贫对象的认定方面主要存在2个问题,由于统计项目较多,计算繁琐,难以一家一户核算收入,且衡量贫困的尺度不好把握,在对象识别上难免会岀现偏差;政策在部分乡镇未得到认真贯彻执行,贫困人口、贫困户的确定多由村干部决定,村民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尖系户”、“人情户”依然存在。1-3扶贫资金资源分散、管理分治,形不成整体合力,使用效益不高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的水利、交通、能源、农田改造、农业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并设置了扶贫开发专项资金。近年来,毕节市利用试验区的政治优势,从中央各

6、部委和省里争取诸多政策倾斜支持,以及大量项目和资金,为毕节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资金所投入的项目基本类似,但由于管理方式、管理部门不同,资金使用较为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宝贵的专项资金在使用上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效益受到一定影响。1.4贫困群众参与程度较低,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这几年毕节市一直在积极探索参与式扶贫,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和其大多数地方一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政府行为,扶贫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多由政府部门负责,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在内的受益群体只有被动的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缺乏选择的余地,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

7、充分重视,导致扶贫项目的设计经常脱离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扶贫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群众监督,影响了扶贫的效果,造成了扶贫资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群众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1.5整村推进模式与个体脱贫要求不够协调自2000年开始,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模式逐渐在包括毕节在内的全国各贫困地区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种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即对扶贫对象个体的扶持不够,弱化了对绝对贫困者的扶持力度。扶贫开发项目多为修路、建桥、打井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扶贫工程,与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农户相比,相对富裕的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